<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三 (1980個)

    701

    貪心不足

    成語拼音:
    tān xīn bù zú
    成語解釋:
    貪得無厭,永不滿足。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國演義》第十五回:“汝貪心不足!既得吳郡,而又強并吾界!”
    702

    同心合膽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hé dǎn
    成語解釋:
    見“同心共膽”。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國演義》第八十八回:“若丞相肯放回去,就當招安本部人馬,同心合膽,方可歸順。’”
    703

    同心一意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yī yì
    成語解釋:
    心志一致。
    成語出處:
    國志·吳志·魯肅傳》:“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704

    談笑自若

    成語拼音:
    tán xiào zì ruò
    成語解釋:
    指在不平常的情況下;有說有笑;同平常一樣。自若:跟平常一樣。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國志 吳志 甘寧傳》:“寧受攻累日,敵設高樓。雨射城中,士眾皆懼,惟寧談笑自若。”
    705

    徒有虛名

    成語拼音:
    tú yǒu xū míng
    成語解釋:
    空有名望。指有名無實。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國演義》第九十五回:“卻說司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聽是何將引兵守街亭。回報曰:‘乃馬良之弟馬謖也。’懿笑曰:‘徒有虛名,乃庸才耳!’”
    706

    天震地駭

    成語拼音:
    tiān zhèn dì hài
    成語解釋:
    震:震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有時形容事件、場面令人驚駭。
    成語出處:
    國志 魏志 文帝紀》裴松之注:“惟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嗚呼哀哉!于時天震地駭。”
    707

    臥床不起

    成語拼音:
    wò chuáng bù qǐ
    成語解釋:
    病臥床上,不能起來。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國演義》:“吳主孫休,聞司馬炎已篡魏,知其必將伐吳,憂慮成疾,臥床不起。”
    708

    五大

    成語拼音:
    wǔ dà sān cū
    成語解釋:
    形容人高大粗壯,體格魁梧。
    成語出處:
    梁斌《播火記》:“猛回頭,身后站著一個五大粗的人,仔細一看是大貴。”
    709

    忘恩背義

    成語拼音:
    wàng ēn bèi yì
    成語解釋:
    猶忘恩負義。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國演義》第一百十六回:“只見蔣舒叫曰:“吾已降了魏也!”僉大怒,厲聲罵曰:“忘恩背義之賊,有何面目見天下人乎!”撥回馬復與魏兵接戰。”
    710

    望風希旨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xī zhǐ
    成語解釋:
    指說話行事迎合上面和意旨。
    成語出處:
    國志·魏書·杜畿傳》:“近司隸校尉孔羨辟大將軍狂悖之弟,而有司嘿爾,望風希旨,甚于受屬。”
    711

    望風希指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xī zhǐ
    成語解釋:
    指說話行事見機迎合他人意旨。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國志 魏志 杜恕傳》:“近司隸校尉孔羨辟大將軍狂悖之弟,而有司默爾,望風希指,甚于受屬。”
    712

    微過細故

    成語拼音:
    wēi guò xì gù
    成語解釋:
    微小的過失和事故。
    成語出處:
    國志·魏書·中山恭王傳》:“其微過細故,當掩覆之。”
    713

    危急存亡

    成語拼音:
    wēi jí cún wáng
    成語解釋:
    危急:危險而緊急。指關系到生存滅亡的緊急關頭。
    成語出處:
    國蜀·諸葛亮《出師表》:“今天下分,益州罷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714

    無計可施

    成語拼音:
    wú jì kě shī
    成語解釋:
    施:施展。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指一點辦法也沒有。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施仁義劉弘嫁婢》第折:“使小圣展轉彷徨,無計可施。”
    715

    位極人臣

    成語拼音:
    wèi jí rén chén
    成語解釋:
    君主時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國志 吳志 孫綝傳》:“臣伏自省,才非干國,因緣肺腑,位極人臣。”
    716

    聞雷失箸

    成語拼音:
    wén léi shī zhù
    成語解釋:
    比喻借別的事情掩飾自己的真實情況。
    成語出處:
    國志·蜀書·先主傳》:“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717

    無名小卒

    成語拼音:
    wú míng xiǎo zú
    成語解釋:
    卒: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指沒有名氣不受重視的小人物。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國演義》第41回:“只見城內一將飛馬引軍而出,大喝:‘魏延無名小卒,安敢造亂!’”
    718

    萬全之計

    成語拼音:
    wàn quán zhī jì
    成語解釋:
    極其周到的計謀、辦法。同“萬全之策”。
    成語出處:
    國志 蜀志 龐統傳》“親待亞于諸葛亮”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此誠出于險涂,非萬全之計也。”
    719

    萬死不辭

    成語拼音:
    wàn sǐ bù cí
    成語解釋:
    即使死一萬次也決不推辭。表示愿意拼死效勞。辭:推辭。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國演義》第八回:“但有使令,萬死不辭!”
    720

    無事不登寶殿

    成語拼音:
    wú shì bù dēng sān bǎo diàn
    成語解釋:
    比喻沒事不上門。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鎮雷鋒塔》:“白娘子道:‘無事不登寶殿,去做什么?’”
    * 三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