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三 (1980個)

    681

    身無完膚

    成語拼音:
    shēn wú wán fū
    成語解釋:
    ①《國志 魏書 鄧艾傳》“子忠與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語》:“師纂亦與艾俱死……死之日體無完皮。”后以“身無完膚”指被打得遍體鱗傷。②比喻遭到攻擊或破壞后難以自存的局面。
    成語出處:
    國志·魏書·鄧艾傳》“子忠與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語》:“師纂亦與艾俱死……死之日體無完皮。”
    682

    松形鶴骨

    成語拼音:
    sōng xíng hè gǔ
    成語解釋:
    形容儀容清癯、軒昂。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國演義》第十五回:“玄德視其人,松形鶴骨,器宇不凡。”
    683

    旬九食

    成語拼音:
    sān xún jiǔ shí
    成語解釋:
    旬:十天叫一旬。十天中只能吃九頓飯。形容家境貧困。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立節》:“子思居于衛,缊袍無表,二旬而九食。”晉·陶潛《擬古》詩:“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684

    思賢如渴

    成語拼音:
    sī xián rú kě
    成語解釋:
    如渴:如口渴思飲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成語出處:
    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
    685

    所向無敵

    成語拼音:
    suǒ xiàng wú dí
    成語解釋:
    沒有能敵得住的對手。指誰也抵擋不住。多形容軍威極壯;銳不可當。
    成語出處:
    國 蜀 諸葛亮《心書》:“善將者,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所向無敵,所擊者萬全矣。”
    686

    所向無前

    成語拼音:
    suǒ xiàng wú qián
    成語解釋:
    所指向的地方,誰也阻擋不住。
    成語出處:
    國志·魏志·鮮卑傳》裴松之注引《魏書》:“年十四五,異部大人卜賁邑鈔取其外家牛羊,檀石槐策騎追擊,所向無前,悉還得所亡。”
    687

    率由舊則

    成語拼音:
    shuài yóu jiù zé
    成語解釋:
    率:遵循;舊則:老法規。完全依循舊規辦事。同“率由舊章”。
    成語出處:
    國志 魏書 任城陳蕭王傳》:“萬邦既化,率由舊則。”
    688

    言兩語

    成語拼音:
    sān yán liǎng yǔ
    成語解釋:
    兩句話。形容言語十分簡短。
    成語出處:
    元 施惠《幽閨記 姐妹論思》:“有言兩語,寄也無因。”
    689

    舌戰群儒

    成語拼音:
    shé zhàn qún rú
    成語解釋:
    舌戰:激烈辯論。儒:儒生,舊指讀書人。原指與眾多的儒生謀士爭辯,駁倒對方的議論。后泛指與許多人激烈爭辯并駁倒對方。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國演義》第43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690

    紙無驢

    成語拼音:
    sān zhǐ wú lǘ
    成語解釋:
    形容寫文章廢話連篇,不得要領。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勉學》:“鄴下諺曰:‘博士買驢,書券紙,未有驢字。’”
    691

    旨相公

    成語拼音:
    sān zhǐ xiàng gōng
    成語解釋:
    用來諷刺庸祿低能的大官。
    成語出處:
    《宋史·王圭傳》:“以其上殿進呈,曰取圣旨;上可否訖,云領圣旨;退諭稟事者,曰已得圣旨也。”
    692

    搜章摘句

    成語拼音:
    sōu zhāng zhāi jù
    成語解釋:
    搜:尋求;摘:選取。指抄襲他人文章的詞句。
    成語出處:
    國志·吳書·孫權傳》:“遣都尉趙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吳書》:“雖有余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693

    天崩地塌

    成語拼音:
    tiān bēng dì tā
    成語解釋:
    天崩塌,地裂陷。多比喻巨大的災難、重大的事變或強烈的聲響。
    成語出處:
    國演義》第七一回:“鼓角齊鳴,喊聲大震,黃忠一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示例〗忽聽得轟的一聲,猶如~一般。 ★清 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
    694

    天愁地慘

    成語拼音:
    tiān chóu dì cǎn
    成語解釋:
    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慘。形容極其悲慘(多用作渲染氣氛)。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國演義》第一百四回:“是夜,天愁地慘,月色無光,孔明奄然歸天。”
    695

    蹄間

    成語拼音:
    tí jìàn sān xún
    成語解釋:
    指馬奔走時,前后蹄間一躍而過尋。形容馬奔跑得快。
    成語出處:
    《戰國策 韓策一》:“秦馬之良,戎兵之眾,探前趹后,蹄間尋者,不可稱數也。”
    696

    屯糧積草

    成語拼音:
    tún liáng jī cǎo
    成語解釋:
    儲存糧食和草料。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國演義》第七十回:“此去有山,名天蕩山,山中乃曹操屯糧積草之地。”
    697

    頭沒杯案

    成語拼音:
    tóu mò bēi àn
    成語解釋:
    頭伏在酒杯和桌子間。比喻盡情歡樂,不拘形跡。
    成語出處:
    國志·魏書·武帝紀》:“每與人談論,戲弄言誦,盡無所隱,及歡悅大笑,至以頭沒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幘。”
    698

    揀四

    成語拼音:
    tiāo sān jiǎn sì
    成語解釋:
    形容過分地挑剔。也指對工作或事物再挑選。
    成語出處:
    徐特立《讓革命的紅旗世代相傳》:“他們一旦了解了過去的痛苦,就會懂得今天我們對工作挑揀四是多么不對!”
    699

    滔滔汩汩

    成語拼音:
    tāo tāo gǔ gǔ
    成語解釋:
    水涌流貌。多比喻說話連續不斷。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回:“說罷,又把題詩的人名字,屈著手指頭數出來,說了許多甚么生,甚么主人,甚么居士,甚么詞人,甚么詞客,滔滔汩汩,數個不了。”
    700

    體無完膚

    成語拼音:
    tǐ wú wán fū
    成語解釋:
    全身的皮膚沒有一塊好的。形容遍體都是傷。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駁倒;或被批評、責罵得很厲害。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國志 魏志 鄧艾傳》:“子忠與艾俱死”晉 裴松之注引《世語》:“師纂亦與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體無完膚。”
    * 三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