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的成語 (1980個)
-
581
連中三元
- 成語拼音:
- lián zhòng sān yuán
- 成語解釋:
- 三元:科舉制度稱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接連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一卷:“后來連中三元,官封沂國公。”
-
582
目不邪視
- 成語拼音:
- mù bù xié shì
- 成語解釋:
- 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邊。比喻為人行止端方。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婦人請竺同載。竺上車端坐,目不邪視。”
-
583
名垂后世
- 成語拼音:
- míng chuí hòu shì
- 成語解釋:
- 好名聲流傳的后代。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書·臧洪傳》:“身著圖象,名垂后世。”
-
584
迷而不反
- 成語拼音:
- mí ér bù fǎn
- 成語解釋:
- 迷路后不知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鐘會傳》:“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發,玉石皆碎。”
-
585
迷而知反
- 成語拼音:
- mí ér zhī fǎn
- 成語解釋:
- 迷路后知道回來。比喻有了過失能夠改正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袁術傳》:“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
586
鳴金收軍
- 成語拼音:
- míng jīn shōu jūn
- 成語解釋:
- 古時作戰用敲鑼等方式發出信號撤軍回營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5回:“恐張飛有失,急鳴金收軍。”
-
587
悶悶不樂
- 成語拼音:
- mèn mèn bù lè
- 成語解釋:
- 悶悶:心情不愉快。形容心情煩悶抑郁。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8回:“意欲棄布他往,卻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終日悶悶不樂。”
-
588
命若懸絲
- 成語拼音:
- mìng ruò xuán sī
- 成語解釋:
- 比喻生命垂危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6回:“吾今命若懸絲,專望救援。”
-
589
漫山遍野
- 成語拼音:
- màn shān biàn yě
- 成語解釋:
- 漫:原為水滿外流的意思;引申為“布滿”;遍:動詞;遍及;布滿。原指布滿了山坡山岡、田間曠野。形容數量很多、范圍很廣、聲勢很大。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8回:“西涼州前部先鋒馬岱引軍一萬五千,浩浩蕩蕩,漫山遍野而來。”
-
590
埋三怨四
- 成語拼音:
- mán sān yuàn sì
- 成語解釋:
- 事事埋怨
- 成語出處:
- 周立波《山鄉巨變》下卷:“‘我堂客總是埋三怨四,’謝慶元講到這里,側耳聽聽帳子里已經起的均勻微細的鼾息。”
-
591
迷途知返
- 成語拼音:
- mí tú zhī fǎn
- 成語解釋:
- 迷途:迷失道路;返:回來。迷失了道路;知道后改到正路上來。比喻犯了錯誤后;知道改正。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袁術傳》:“以身試禍,豈不痛哉!若迷而知返,尚可以免。”
-
592
目無三尺
- 成語拼音:
- mù wú sān chǐ
- 成語解釋:
-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違法亂紀,胡作非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
- 成語出處:
- 清·王士禎《居易錄續談》:“光天化日之下,豈容奸孽余黨,膽大潑天,目無三尺。”
-
593
民殷國富
- 成語拼音:
- mín yīn guó fù
- 成語解釋:
- 殷:殷實,富足;阜:豐富。國家人民殷實富裕。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
594
女大須嫁
- 成語拼音:
- nǚ dà xū jià
- 成語解釋:
- 同“女長須嫁”。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國太曰:‘男大須婚,女大須嫁,古今常理。’”
-
595
泥蟠不滓
- 成語拼音:
- ní pān bù zǐ
- 成語解釋:
- 盤繞在泥里而沒有被污染。比喻人不得志但不喪失節操。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蜀書·秦宓傳》:“有補于事,泥蟠不滓,行參圣師。”
-
596
怒氣填胸
- 成語拼音:
- nù qì tián xiōng
- 成語解釋:
- 胸中充滿了憤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卻說周瑜怒氣填胸,墜于馬下,左右急救歸船。”
-
597
拿三搬四
- 成語拼音:
- ná sān bān sì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服從調派。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2回:“倘或那件孔雀褂子襟再燒了窟窿,你去了,誰能以補呢?你倒別和我拿三搬四的。”
-
598
南州冠冕
- 成語拼音:
- nán zhōu guān miǎn
- 成語解釋:
- 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識出眾的人。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蜀書·龐統傳》:“徽甚異之,稱統當為南州士之冠冕。”
-
599
剖蚌求珠
- 成語拼音:
- pōu bàng qiú zhū
- 成語解釋:
- 將蚌殼剖開,以取里面的珍珠。比喻求取賢良良的人材。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蜀書 秦宓傳》:“甫欲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隨、和炳然,有如皎日,復何疑哉!”
-
600
剖肝瀝膽
- 成語拼音:
- pōu gān lì dǎn
- 成語解釋:
- 比喻開誠相待。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承變色而起曰:公乃漢朝皇叔,故剖肝瀝膽以相告,公何詐也?”
* 三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