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成語 (764個)
-
461
淡泊明志
- 成語拼音:
- dàn bó míng zhì
- 成語解釋:
- 淡泊:生活儉樸;不追求名利;過寧靜儉樸的生活以此表示自己的志趣。
- 成語出處:
- 三國 蜀 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養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462
豆重榆瞑
- 成語拼音:
- dòu chóng yú míng
- 成語解釋:
- 原指多吃大豆使人發胖,吃榆能使人久睡。后形容人本性難改。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稽康《養生論》:“豆令人重,榆令人瞑。”
-
463
膽大如斗
- 成語拼音:
- dǎn dà rú dǒu
- 成語解釋:
- 形容膽量極大。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蜀志·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裴松之注引《世語》:“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
-
464
東蕩西除
- 成語拼音:
- dōng dàng xī chú
- 成語解釋:
- 指四處征伐。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九回:“昔日魏武祖皇帝,東蕩西除,南征北討,非容易得此天下。”
-
465
道合志同
- 成語拼音:
- dào hé zhì tóng
- 成語解釋:
- 謂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植《陳審舉表》:“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至陋也。及其見舉于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謨神通。”
-
466
大吉大利
- 成語拼音:
- dà jí dà lì
- 成語解釋:
- 非常吉祥、順利。舊時用于占卜和祝福。
- 成語出處:
- 巴金《家》:“老太爺因為覺群在堂屋里說了不吉利的話,便寫了‘童言無忌,大吉大利’的紅紙條,拿出來貼在門柱上。”
-
467
道盡途殫
- 成語拼音:
- dào jìn tú dān
- 成語解釋:
- 同“道盡涂窮”。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私意自試,必不能堪其所不樂,自卜已審,若道盡涂窮,則已耳。”《晉書·嵇康傳》作“道盡途殫”。
-
468
道盡涂窮
- 成語拼音:
- dào jìn tú qióng
- 成語解釋:
- 謂無路可走,陷于絕境。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私意自試,必不能堪其所不樂,自卜已審,若道盡涂窮,則已耳。”《晉書·嵇康傳》作“道盡途殫”。
-
469
堤潰蟻穴
- 成語拼音:
- dī kuì yǐ xué
- 成語解釋:
- 小小的螞蟻窩,能夠使堤岸潰決。比喻小事不注意,就會出大亂子。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應璩《雜詩》:“細微可不慎,堤潰自蟻穴。”
-
470
丹青不渝
- 成語拼音:
- dān qīng bù yú
- 成語解釋:
- 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繪畫中常用的兩種顏料,不易褪色。始終不渝,光明顯著。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阮籍《詠懷》詩:“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
471
豆萁燃豆
- 成語拼音:
- dòu qí rán dòu
- 成語解釋:
- 比喻兄弟相殘。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472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 成語拼音:
-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 成語解釋:
- 見:顯現。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會。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王肅傳》:“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
473
答問如流
- 成語拼音:
- dá wèn rú liú
- 成語解釋:
- 答:回答。形容答對流暢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6回:“此時秦宓語言清朗,答問如流,滿座皆驚。”
-
474
等閑視之
- 成語拼音:
- děng xián shì zhī
- 成語解釋:
- 等閑:無關緊要;之:它。把它看得無關緊要;不加重視。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此乃大任也,何為安閑乎?汝勿以等閑視之,失吾大事。”
-
475
大雨滂沱
- 成語拼音:
- dà yǔ páng tuó
- 成語解釋:
- 滂沱:雨大而多的樣子。形容寸下得很大。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行了數日,忽值大雨滂沱。
-
476
道遠知驥,世偽知賢
- 成語拼音:
- dào yuǎn zhī jì,shì wěi zhī xián
- 成語解釋:
- 驥:良馬。路途遙遠才可以辨別良馬,世間的虛偽狡詐才能鑒別賢才。比喻經過長久的磨練,才能看出人的優劣。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植《矯志》“道遠知驥,世偽知賢。”
-
477
燈燭輝煌
- 成語拼音:
- dēng zhú huī huáng
- 成語解釋:
- 輝煌:光輝耀眼。形容燈光燭火通明,光輝耀眼。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七回:“軍士引闞澤至,只見帳上燈燭輝煌,曹操憑幾危坐。”
-
478
對癥下藥
- 成語拼音:
- duì zhèng xià yào
- 成語解釋:
- 癥:病癥;下藥:用藥。醫生針對病人的病情開方用藥。比喻針對具體情況;采取具體有效措施。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41卷:“克己復禮,便是捉得病根,對證下藥。”
-
479
阿黨比周
- 成語拼音:
- ē dǎng bǐ zhōu
- 成語解釋:
- 相互勾結,相互偏袒,結黨營私。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何晏集解引三國 魏 王肅曰:“或眾阿黨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惡不可不察也。”
-
480
覆車繼軌
- 成語拼音:
- fù chē jì guǐ
- 成語解釋:
- 覆:翻,傾覆;軌:車轍。前面車翻了,后面的車依然照轍行駛。比喻繼續按照錯誤判斷行事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李康《運命論》:“前鑒不遠,覆車繼軌。”
* 三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