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七的成語 (477個)

    241

    好心得不到好報

    成語拼音:
    hǎo xīn dé bù dào hǎo bào
    成語解釋:
    一片好心腸卻得不到好的報答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13回:“原來如此,真是好心不得好報。”
    242

    好心做了驢肝肺

    成語拼音:
    hǎo xīn zuò le lǘ gān fèi
    成語解釋:
    俗語。指把好心當作壞意。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8回:“你看我好心做了驢肝肺,你倒訕起我來,憑說我去罷。”
    243

    黑云壓城城欲摧

    成語拼音:
    hēi yún yā chéng chéng yù cuī
    成語解釋:
    欲:將要;摧:摧毀。濃厚的烏云籠罩城頭;象要把整個城壓毀似的。比喻惡勢力一時囂張所造成的緊張局面。
    成語出處:
    唐 李賀《歌詩集 卷一 雁門太守行》詩:“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244

    含著骨頭露著肉

    成語拼音:
    hán zhe gǔ tóu lù zhe ròu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說出來。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8回:“你要我收下這個東西,須先和我說明白了。要是這么‘含著骨頭露著肉’的,我倒不收。”
    245

    酒不醉人人自醉

    成語拼音:
    jiǔ bù zuì rén rén zì zuì
    成語解釋:
    指人因喝酒而自我陶醉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回:“酒中賢圣得人傳,人負邦家因酒覆。解嘲破惑有常言,酒不醉人人自醉。”
    246

    尖擔擔柴兩頭脫

    成語拼音:
    jiān dàn dān chái liǎng tóu tuō
    成語解釋:
    脫:脫落。兩頭尖的擔子兩頭脫落。比喻事情兩頭落空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57回:“我理會得,但你去,討得討不得,趁早回來,不要弄做‘尖擔擔柴兩頭脫’也。”
    247

    金風未動蟬先覺

    成語拼音:
    jīn fēng wèi dòng chán xiān jué
    成語解釋:
    金風:秋風;蟬:知了。秋風未起而蟬已經先知道。比喻事先覺察到將要發生的事情
    成語出處:
    元·尚仲賢《三奪槊》第二折:“可知道金風未動蟬先覺,那寶劍得來你怎消?”
    248

    酒逢知己千杯少

    成語拼音:
    jiǔ féng zhī jǐ qiān bēi shǎo
    成語解釋:
    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總不厭倦。
    成語出處: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三回:“二人也把別后之事,談了一番。三人俱備大悅。正是: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249

    敬酒不吃吃罰酒

    成語拼音:
    jìng jiǔ bù chī chī fá jiǔ
    成語解釋:
    比喻對某些必須做的事不肯主動去做,結果卻被迫去做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黃撫臺這個人,向來敬酒不吃吃罰酒,說不定這一來反倒對老裘另眼相看。”
    250

    解鈴還是系鈴人

    成語拼音:
    jiě líng hái shì xì líng rén
    成語解釋:
    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同“解鈴還須系鈴人”。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0回:“心病終須心藥治,解鈴還是系鈴人。”
    251

    解鈴還需系鈴人

    成語拼音:
    jiě líng hái xū jì líng rén
    成語解釋:
    比喻誰惹出來的麻煩,還得由誰去解決。
    成語出處:
    宋 釋惠洪《林間集》下卷:“泰欽曰:大眾何不道:‘系者解得。’”
    252

    解鈴還須系鈴人

    成語拼音:
    jiě líng hái xū xì líng rén
    成語解釋:
    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
    成語出處:
    宋 惠洪《林間集》卷下載:法燈泰欽禪師少解悟,然未為人知,獨法眼禪師深奇之。一日法眼問大眾曰:“虎項下金鈴,何人解得?”眾無以對。泰欽適至,法眼舉前語問之,泰欽曰:“大眾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253

    解鈴須用系鈴人

    成語拼音:
    jiě líng xū yòng xì líng rén
    成語解釋:
    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同“解鈴還須系鈴人”。
    成語出處:
    明·瞿汝稷《指月錄》第23卷:“眼一日問眾:‘虎項金鈴,是誰解得?’眾無對。師適至,眼舉前語問,師曰:‘系者解得。’”
    254

    今日有酒今日醉

    成語拼音:
    jīn rì yǒu jiǔ jīn rì zuì
    成語解釋:
    比喻過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顧眼前,沒有長遠打算。同“今朝有酒今朝醉”。
    成語出處:
    茅盾《狂歡的解剖》:“他們這種‘自信’,這種‘有前途’的自覺,就使得他們的要求快樂跟羅馬帝國衰落時代的有錢人的縱樂完全不同,那時羅馬的有錢人感得大難將到而又無可挽救,于是‘今日有酒今日醉’了。”
    255

    拒人于千里之外

    成語拼音:
    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成語解釋:
    形容態度傲慢,堅決拒絕別人,或毫無商量余地。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
    256

    近水樓臺先得月

    成語拼音:
    jìn shuǐ lóu tái xiān dé yuè
    成語解釋:
    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近便而獲得優先的機會
    成語出處:
    宋 俞文豹《清夜錄》:“范文正公鎮錢唐,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公即薦之。”
    257

    決勝于千里之外

    成語拼音:
    jué shèng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成語解釋:
    坐鎮指揮千里之外的戰局。形容將帥雄才大略,指揮若定。
    成語出處:
    《史記 留侯世家》:“運籌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
    258

    盡信書不如無書

    成語拼音:
    jìn xìn shū bù rú wú shū
    成語解釋:
    泛指讀書不要拘泥于書上或迷信書本。
    成語出處:
    語出《孟子 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 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鳴呼,盡信書不如無書。”
    259

    今夕有酒今夕醉

    成語拼音:
    jīn xī yǒu jiǔ jīn xī zuì
    成語解釋:
    今天有酒則今天痛飲。形容人只顧眼前享樂,沒有長遠打算
    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你的危言諍論,并不能叫小杜居安思危,反使得他決心去及時行樂,今夕有酒今夕醉!”
    260

    君子不奪人之好

    成語拼音:
    jūn zǐ bù duó rén zhī hào
    成語解釋: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好:喜愛。道德高尚的人不奪取人家喜愛的東西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馬丹陽三度任風子》:“我這里勸著道著他不采分毫,別人的首級他強要,他小心兒不肯自量度,可不道君子不奪人之好。”
    * 七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