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一的成語 (1582個)

    901

    不顧

    成語拼音:
    bù gù yī qiè
    成語解釋:
    顧:顧惜,眷顧。什么都不顧
    成語出處:
    葉圣陶《孤獨》:“既然見到點兒光,便不得不不顧切地逃開。”
    902

    冰厚三尺,非日之寒

    成語拼音:
    bīng hòu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成語解釋:
    非:不是;寒:冷。冰凍到三尺厚,不是天冷造成的。比喻某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醞釀、積累的結果
    成語出處:
    東漢·王充《論衡·壯留》:“故夫河冰結合,非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
    903

    半解

    成語拼音:
    bàn jiě yī zhī
    成語解釋:
    指理解得不深,知道得很少。同“知半解”。
    成語出處:
    寧調元《燕京雜詩》:“半解知天下士,千歧百轍釜中魚。”
    904

    別開

    成語拼音:
    bié kāi yí gé
    成語解釋:
    指開創種新的風格或形式。
    成語出處:
    陳春華《丙午萍醴起義記》:“是役事跡,馮自由同志之《開國前革命史》已將大略記錄,故本篇別開格。將當日香港《中國日報》紀錄及由各方面采集之資料,詳細排敘,不厭求詳。”
    905

    不堪

    成語拼音:
    bù kān yī jī
    成語解釋:
    不堪:經不起。經不起打。形容十分脆弱。有時也指文章的論點不嚴密;經不起反駁。
    成語出處:
    王安憶《命運交響曲》:“我太響,心里卻在大聲地嚷:你的想法太不堪擊了!”
    906

    不可

    成語拼音:
    bù kě yī shì
    成語解釋:
    可:許可;贊成。沒有贊許過當時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15卷:“王荊公少年,不可世士,獨懷刺候濂溪,三及門而三辭焉。”
    907

    百里挑

    成語拼音:
    bǎi lǐ tiāo yī
    成語解釋:
    百個里挑選出個。形容相貌或才能特別突出。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20回:“姑爺年紀略大幾歲,并沒有娶過的,況且人物兒長的是百里挑的。”
    908

    不名

    成語拼音:
    bù míng yī qián
    成語解釋:
    名:占有。個錢也沒有。形容極其貧窮。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佞幸列傳》:“長公主賜鄧通,吏輒隨沒入之,簪不得著身。于是長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錢,寄死人家。”
    909

    不名

    成語拼音:
    bù míng yī wén
    成語解釋:
    名:占有。個錢也沒有。形容極其貧窮。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老兄明白,弟半生書劍飄零,寄食江湖,囊中不名文。”
    910

    不鳴則已,鳴驚人

    成語拼音:
    bù míng zé yǐ,yī míng jīng rén
    成語解釋:
    鳴;鳥叫。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飛沖天;不鳴則已,鳴驚人。”
    911

    不識

    成語拼音:
    bù shí yī dīng
    成語解釋:
    形容個字也不認識。
    成語出處:
    明 胡應麟《詩藪 六朝》:“嵇喜,叔夜之兄,呂安所為題鳳,阮籍因之白眼者,疑其不識丁。”
    912

    別樹

    成語拼音:
    bié shù yī qí
    成語解釋:
    比喻與眾不同,加成家。
    成語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卷七:“唐義山、香山、牧之、昌黎,同學杜者;今年內其詩集,都有是別樹旗。”
    913

    百世

    成語拼音:
    bǎi shì yī rén
    成語解釋:
    指極難得的人才。
    成語出處:
    宋 蘇軾《祭司馬君實文》:“百世人,千載時,惟時與人,鮮偶常奇。”
    914

    百死

    成語拼音:
    bǎi sǐ yī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生命極其危險,處于死亡的邊緣。
    成語出處:
    《北齊書 杜弼傳》:“諸勛人身觸鋒刃,百死生,縱其貪鄙,所取處大,不可同之循常例也。”
    915

    百無

    成語拼音:
    bǎi wú yī cún
    成語解釋:
    存:存在。百個里面沒有留下個。指喪失殆盡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2卷:“多被王仙其作寇殘滅,里閭人物,百無存。”
    916

    百無

    成語拼音:
    bǎi wú yī kān
    成語解釋:
    指百人中無人能勝任。
    成語出處:
    《舊唐書 郭子儀傳》:“蓋以六軍之兵,素非精練,皆市肆屠沽之人,務掛虛名,茍避征賦,及驅以就戰,百無堪。”
    917

    百無

    成語拼音:
    bǎi wú yī néng
    成語解釋:
    什么都不會做。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2回:“我自百無能,雖有忠心,不能得進步。”
    918

    百星不如

    成語拼音:
    bǎi xīng bù rú yī yuè
    成語解釋:
    百顆星星發出的亮光不如個月亮發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質優。
    成語出處:
    《淮南子·說林訓》:“百星之明,不如月之光;十牖之開,不如戶之明。”
    919

    不惜

    成語拼音:
    bù xī yī qiè
    成語解釋:
    為了達到目的不吝惜所花費的代價
    成語出處: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張彪就像撲滅荒火樣,不惜切地正在大搞抄家、分斗運動。”
    920

    而足

    成語拼音:
    bù yī ér zú
    成語解釋:
    足:充足;足夠。原指不是物可以滿足。后指同類的事物或現象很多;反復出現;不能列舉。
    成語出處:
    《公羊傳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則何以不氏?許夷狄者,不而足也。”
    * 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