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一的成語 (1582個)

    881

    自成

    成語拼音:
    zì chéng yī jiā
    成語解釋:
    在某種學術、藝術或技術上有獨創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形成自己的體系和風格。也作“自出家”。
    成語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載言》:“又詩人之什,自成家,故風雅比興,非三傳所取。”
    882

    自出

    成語拼音:
    zì chū yī jiā
    成語解釋:
    指在某方面的學問或技術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能自成體系。
    成語出處:
    《魏書 祖瑩傳》:“文章須自出機杼,成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883

    只此家,別無分店

    成語拼音:
    zhǐ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
    成語解釋:
    原是些店鋪招攬生意的用語,向顧客表明他沒分店,只能在他這家店里買到某種商品。泛指某種事物只有他那兒有,別處都沒有。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為群眾所接受,所實踐,而不是閉門造車,自作聰明,只此家,別無分店的那種貴族式的所謂‘政治家’。”
    884

    眾口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yī cí
    成語解釋:
    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致。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濮議》卷四:“眾口辭,紛然不止。”
    885

    整齊劃

    成語拼音:
    zhěng qí huà yī
    成語解釋:
    整齊:有條理,不凌亂;劃致,樣。指有條有理,全都
    成語出處:
    毛澤東《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紀律方面,提高到整齊劃令行禁止的程度,消滅自由和散漫的現象。”
    886

    知其,不知其二

    成語拼音:
    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
    成語解釋:
    知道事物的方面,不知道還有另方面。形容對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莫知其它。”
    887

    終始若

    成語拼音:
    zhōng shǐ ruò yī
    成語解釋:
    自始至終都不改變。
    成語出處:
    《荀子 禮論》:“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若,是君子之道。” 又“然后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數,皆有翣菨文章之等,以敬飾之,使生死終始若。”
    888

    自樹

    成語拼音:
    zì shù yī zhì
    成語解釋:
    比喻單獨建立種風格、體制、派別或力量等。
    成語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卷:“率皆攻排詆呵,自樹幟,殊可笑也。”
    889

    天和尚撞天鐘

    成語拼音:
    zuò yī tiān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
    成語解釋:
    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地混日子。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26回:“常言道,做了天和尚撞了天鐘,往后貞節輪不到你身上了。”
    890

    智者千慮,或有

    成語拼音:
    zhì zhě qiān lǜ,huò yǒu yī shī
    成語解釋:
    指聰明人對問題深思熟慮,也難免出現差錯。
    成語出處:
    《舊唐書 宇文融傳》:“臣聞智者千慮,或有失;愚夫千計,亦有得。”
    891

    只知其,未知其二

    成語拼音:
    zhǐ zhī qí yī,wèi zhī qí èr
    成語解釋:
    形容了解的情況不全面。同“只知其,不知其二”。
    成語出處: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五:“哈哈,你是只知其,未知其二。你說,咱們先買地,后蓋房呢,還是先蓋了房子后買地?”
    892

    愛國

    成語拼音:
    ài guó yī jiā
    成語解釋:
    熱愛祖國,像家人
    成語出處:
    《人民日報》1958.10.11:“都本著‘愛國家’的原則,采取既往不咎的態度。”
    893

    傲睨

    成語拼音:
    ào nì yī qiè
    成語解釋:
    睨:斜視。斜著眼看切事物。形容傲慢藐視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2回:“他當紅的時候,是傲睨切的,多少同寅,沒有個在他眼里的。”
    894

    百不當

    成語拼音:
    bǎi bù dāng yī
    成語解釋:
    當:抵擋。百個抵擋不住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文帝紀下》:“平易相遠,山谷幽澗,仰高臨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當。”
    895

    百不獲

    成語拼音:
    bǎi bù huò yī
    成語解釋:
    獲:得到。百個之中也得不到個。形容人或物極其難得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150回:“人品自會端正,文移自會清順、曉暢,然著實是百不獲的。”
    896

    百不

    成語拼音:
    bǎi bù yī cún
    成語解釋:
    百個里面沒有留下個。表示喪失殆盡。
    成語出處:
    北周 宇文逌《序》:“昔在陽都,有集十四卷,值太清罹亂,百不存。”
    897

    百不

    成語拼音:
    bǎi bù yī dài
    成語解釋:
    猶言無寬免。
    成語出處:
    《新唐書 酷吏傳 來俊臣》:“后信之,詔于麗景門別置獄,敕俊臣等顓按事,百不貸。”
    898

    不拔

    成語拼音:
    bù bá yī máo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吝嗇
    成語出處:
    宋 秦觀《浩氣傳》:“為己者至于不拔毛,兼愛者至于摩頂放踵。”
    899

    百不

    成語拼音:
    bǎi bù yī yù
    成語解釋:
    百次中遇不到次。形容極其難得。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哀帝紀下》:“言立策成,終無咎悔,若此之事,百不遇,其知之所見,萬不及也。”
    900

    不敢越雷池

    成語拼音:
    bù gǎn yuè léi chí yī bù
    成語解釋:
    越:跨過;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縣南。原指不要越過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定的范圍和界限。
    成語出處:
    晉 庾亮《報溫嶠書》:“吾憂西陲過于歷陽,足下無過雷池步也。”
    * 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