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一的成語 (1582個)

    521

    不易

    成語拼音:
    bù yì yī zì
    成語解釋:
    不更動個字。形容文章寫得又快又好。
    成語出處:
    《新唐書 王勃傳》:“及寤援筆成篇,不易字。”
    522

    不贊

    成語拼音:
    bù zàn yī cí
    成語解釋:
    原指文章寫得好,別人不能再添句話。句話也不說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辭。”
    523

    不值

    成語拼音:
    bù zhí yī gù
    成語解釋:
    顧:看。不值得看。形容瞧不起某事物。
    成語出處:
    明 方孝儒《送龔彥佐序》:“夫祿之以天下而系馬千駟,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顧視焉。”
    524

    參差不

    成語拼音:
    cēn cī bù yī
    成語解釋:
    形容不整齊或不致。同“參差不齊”。
    成語出處:
    《南齊書 禮志上》:“至于嗣位之君,參差不,宜有定制。”《隋書 后妃傳》:“周公定禮,內職始備列焉。秦、漢以下,代有沿革,品秩差次,前史載之詳矣。齊、梁以降,歷魏暨周,廢置益損,參差不。”
    525

    滄海

    成語拼音:
    cāng hǎi yī sù
    成語解釋:
    滄海:大海;粟:谷子。大海中的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也作“大海粟”。
    成語出處:
    宋 蘇軾《前赤壁賦》:“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粟。”
    526

    串通

    成語拼音:
    chuàn tōng yī qì
    成語解釋:
    串通:互相勾結。暗中勾結;互相配合;采取致的言語行動。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鴛鴦聽了,便紅了臉,說道:‘怪道,你們串通氣來算計我!’”
    527

    儆百

    成語拼音:
    chéng yī jǐng bǎi
    成語解釋:
    懲:懲罰;警:警戒。處死個人,借以警戒許多人。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尹翁歸傳》:“以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
    528

    儆眾

    成語拼音:
    chéng yī jǐng zhòng
    成語解釋:
    懲:懲罰;儆:警告。懲罰個人,以警戒眾人
    成語出處:
    《清史稿·谷際歧傳》:“若得懲儆眾,自可群知洗濯。”
    529

    塹,長

    成語拼音:
    chī yī qiàn,zhǎng yī zhì
    成語解釋:
    塹:壕溝,比喻困難、挫折。受次挫折,增長分見識。
    成語出處:
    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 與薛尚謙書》:“經蹶者長智,今日之失,未必不為后日之得。”
    530

    頭地

    成語拼音:
    chū yī tóu dì
    成語解釋:
    宋歐陽修《與梅圣俞書》:“讀軾(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頭地也。”謂當避開此人讓其高出眾人頭之地。后以“出頭地”喻高人著。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與梅圣俞書》:“讀軾(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頭地也。”
    531

    穿條褲子

    成語拼音:
    chuān yī tiáo kù zǐ
    成語解釋:
    比喻兩人關系密切,利害致,遇事持同樣的態度
    成語出處:
    劉紹棠《田野落霞》:“你們穿條褲子,早編好了哄我的話。”
    532

    以終

    成語拼音:
    cóng yī yǐ zhōng
    成語解釋:
    從:跟隨;終:終身,輩子。丈夫死了不得再嫁人,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
    成語出處:
    宋·文天祥《劉良臣母哀辭》:“嗚呼,全而生這之必全而歸之,從以終兮尚得正,其何悲!”
    533

    獨步

    成語拼音:
    dú bù yī shí
    成語解釋:
    獨步:獨無二。形容當代獨無二;無與倫比。
    成語出處:
    《宣和畫譜 郭熙》第11卷:“論者謂熙獨步時,雖年老落筆益壯,如隨其年貌焉。”
    534

    洞察

    成語拼音:
    dòng chá yī qiè
    成語解釋:
    洞察:看得很清楚。對切都看得清楚。形容對所有的事物都有深入準確的判斷力。
    成語出處:
    羅廣斌《紅巖》第五章:“濃黑的眉梢下,又是那雙炯炯有神、明亮、洞察切的目光,還是那無比堅定、聲震屋宇的語音。”
    535

    賭彩

    成語拼音:
    dǔ cǎi yī zhì
    成語解釋:
    猶言孤注擲。
    成語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六:“喻子才謂元鎮曰:‘相公此舉,有萬全之策乎?亦賭彩擲也。’”
    536

    倒打

    成語拼音:
    dǎo dǎ yī wǎ
    成語解釋:
    猶言倒打耙。
    成語出處:
    老舍《駱駝祥子》七:“先生并沒說什么呀,你別先倒打瓦!”
    537

    低人

    成語拼音:
    dī rén yī děng
    成語解釋:
    比別人低個等級
    成語出處: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卷:“在這個家庭中,他從小就處于‘低人等’的地位!”
    538

    獨豎

    成語拼音:
    dú shù yī zhì
    成語解釋:
    同“獨樹幟”。
    成語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所以能獨豎幟者,正為不襲盛唐窠臼也。”
    539

    法出

    成語拼音:
    fǎ chū yī mén
    成語解釋:
    謂法律統,前后致,不能隨意變通。
    成語出處:
    《藝文類聚》卷五四引晉杜預《奏事》:“法出門,然后人知恒禁,吏無淫巧,政明于上,民安于下。”
    540

    風靡

    成語拼音:
    fēng mǐ yī shì
    成語解釋:
    靡:倒下;風靡:風行。隨風邊倒。形容事物在個時期內非常流行
    成語出處:
    梁啟超《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個人主義,漸得勢力,所謂民約說、人權論等,漸風靡世。”
    * 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