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混淆的意思 黑白混淆的讀音和出處
- 黑
- 白
- 混
- 淆
- 成語名稱:
- 黑白混淆
- 成語拼音:
- [hēi bái hùn xiáo]
- 成語解釋:
- 把黑的說成白的,將白的說成黑的。比喻故意顛倒是非,制造混亂。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楊震傳》:“白黑溷淆,清濁同源。”
- 成語例句:
- ……君子見斥,不人驟遷,章奏多決中旨,黑白混淆,邪正倒置。(《明史 聊讓傳》)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指故意制造混亂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黑白混淆
- 英文翻譯:
- distort truth
- 成語故事:
- 黑白混淆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黑白混淆”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為人處事的成語 差錯的成語 H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比喻 顛倒是非 制造 混亂
“黑白混淆”的單字解釋
【黑】:1.像煤或墨的顏色(跟“白”相對):黑板。黑白分明。白紙黑字。臉都曬黑了。2.黑暗:天黑了。屋子里很黑。3.夜晚;黑夜:摸黑兒。起早貪黑。4.秘密;非法的;不公開的:黑市。黑話。黑戶。黑社會。5.壞;狠毒:黑心腸。這種人心太黑。6.姓。
【白】: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混】:[hùn]1.攙雜在一起:混雜。混為一談。2.冒充:蒙混。魚目混珠。3.敷衍了事;得過且過地生活。4.古又同“滾(gǔn)”。[hún]糊涂;不明事理。
【淆】:混雜:淆惑。混淆。
“黑白混淆”的反義詞
“黑白混淆”的近義詞
“黑白混淆”的相關成語
“黑白混淆”的關聯成語
黑字的成語
白字的成語
混字的成語
淆字的成語
黑開頭的成語
白開頭的成語
混開頭的成語
淆開頭的成語
hei的成語
bai的成語
hun的成語
xiao的成語
hbhx的成語
黑白什么什么的成語
黑什么混什么的成語
黑什么什么淆的成語
什么白混什么的成語
什么白什么淆的成語
什么什么混淆的成語
“黑白混淆”造句
他總是黑白混淆,顛倒是非。
他不知道為什么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奸顛倒,美丑不分。
于是美丑不分、是非顛倒、黑白混淆、忠奸模糊,似乎成了沒什么大不了的事。
這塊玉石呈現黑白混淆之色,仿佛脊骨所鑄一般,每個細節精妙絕倫,輕輕一摸,光滑無比,感覺不到一絲粗糙。
生死本就一線,縱然世事顛倒,黑白混淆,也脫離不了這命懸一線的定位。
何為棋盤,何為棋子,誰是下旗人,誰執黑,誰執白,黑白混淆,是非難辨。
學霸高中生許宸在紛繁亂雜,黑白混淆的末日世界,該如何與他的“不同尋常”。
周素子在那人妖顛倒、黑白混淆、善惡不辨、美丑不分的時代,以“待罪”之身,彰顯了人生的美麗和尊嚴。
* 黑白混淆的意思 黑白混淆的成語解釋 黑白混淆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