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皮帶骨的意思 連皮帶骨的讀音和出處
- 連
- 皮
- 帶
- 骨
- 成語名稱:
- 連皮帶骨
- 成語拼音:
- [lián pí dài gǔ]
- 成語解釋:
- 連皮膚及骨頭一起。比喻全部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我只愿這會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來你們瞧見了,然后連皮帶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
- 成語例句: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50回:“那時樹沒鋸成,卻留下這連皮帶骨的婆娑樹。”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定語、狀語;指全部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連皮帶骨
- 英文翻譯:
- entirely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連皮帶骨”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L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皮膚 骨頭 比喻 全部
“連皮帶骨”的單字解釋
【連】:1.連接:心連心。骨肉相連。天連水,水連天。藕斷絲連。這兩句話連不起來。2.連續;接續:連演一個多月。連打幾槍。3.包括在內:連我三個人。連皮三十斤。連根拔。4.軍隊的編制單位,隸屬于營,下轄若干排。5.姓。6.表示強調某一詞或某一詞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應),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連爺爺都笑了。她臊得連脖子都紅了。你怎么連他也不認識?。連下棋也不會。連一天都沒休息。
【皮】:1.人或生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牛皮。蕎麥皮。碰掉了一塊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襖。3.包在或圍在外面的一層東西:包袱皮兒。新書最好包上皮兒。4.(皮兒)表面:地皮。水皮兒。5.(皮兒)某些薄片狀的東西:鉛皮。豆腐皮兒。6.有韌性的:皮糖。7.酥脆的東西受潮后變韌:花生放皮了,吃起來不香了。8.頑皮:調皮。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責罰次數過多而感覺無所謂:老挨說,他早就皮了。10.姓。
【帶】:1.帶子或像帶子的長條物:皮帶。鞋帶兒。傳送帶。2.輪胎:車帶。汽車外帶。3.地帶;區域:溫帶。黃河一帶。4.白帶:帶下。5.姓。6.隨身拿著;攜帶:帶行李。帶干糧。7.捎帶著做某事:上街帶包茶葉來(捎帶著買)。你出去請把門帶上(隨手關上)。8.呈現;顯出:面帶笑容。9.含有:這瓜帶點兒苦味。說話帶刺兒。10.連著;附帶:帶葉的橘子。連說帶笑。放牛帶割草。11.引導;領:帶隊。帶徒弟。12.帶動:以點帶面。他這樣一來帶得大家都勤快了。13.照看(孩子):孫子是奶奶帶大的。
【骨】:[gǔ]1.人和脊椎動物體內支持身體、保護內臟的堅硬組織:骨頭。骨骼(全身骨頭的總稱)。骨節。骨肉(a.指最親近的有血統關系的人,亦稱“骨血”;b.喻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關系)。骨干(gàn)。2.像骨的東西(指支撐物體的骨架):傘骨。扇骨。3.指文學作品的理論和筆力:骨力(a.雄健的筆力;b.剛強不屈的氣概)。風骨(古典文藝理論術語,指文章的藝術風格,亦指作品的風神骨髓)。4.指人的品質、氣概:俠骨。骨氣。[gū]1.〔骨朵兒〕尚未開放的花朵。2.〔骨碌〕滾動(“碌”讀輕聲)。
“連皮帶骨”的相關成語
“連皮帶骨”的關聯成語
連字的成語
皮字的成語
帶字的成語
骨字的成語
連開頭的成語
皮開頭的成語
帶開頭的成語
骨開頭的成語
lian的成語
pi的成語
dai的成語
gu的成語
lpdg的成語
連皮什么什么的成語
連什么帶什么的成語
連什么什么骨的成語
什么皮帶什么的成語
什么皮什么骨的成語
什么什么帶骨的成語
“連皮帶骨”造句
我看見它那一刻,就像一頭鷹似的撲了上去,把它連皮帶骨地生吃了。
巨額財富對窮慣了的人是一劑毒藥,會連皮帶骨吞噬他的良心。
要知道,撅折個胳膊容易,可手指和手掌間連皮帶骨,還零零碎碎牽扯著經脈,所以可世界找去,也難得聽說過有扯掉手指的。
若是遇到兵荒馬亂,王朝末世,那死了都得讓人連皮帶骨的給嘎嘣嘎嘣的嚼了。
再說魯成,魯成在酒肆中等著有人來找他,可又一個燒雞被他連皮帶骨都吞下去后卻是沒有任何動靜,就連門外閃過的身影也不再出現。
就算我們擁有了這樣的BUG,也要徐徐圖之,一下子就蹦出來,只能讓人把我們連皮帶骨吞下去,連點渣都不剩!
那就是這個人的便宜絕對不能占,如果你吃掉他的香餌,就會被他連皮帶骨地吞食下去。
那厲鬼與本初廝殺三五十合漸漸不敵,被其拿住一個破綻,一劍砍在胳膊上,連皮帶骨掉落于地,頓時化作黑氣而散。
其實杜遷就是想拿老虎來練練手,試試自己水平,打得過,老虎連皮帶骨都歸他,打不過還有土遁跑路,怎么看也不虧。
* 連皮帶骨的意思 連皮帶骨的成語解釋 連皮帶骨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