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離婁之明的意思 離婁之明的讀音和出處

    • lóu
    • zhī
    • míng
    成語名稱:
    離婁之明
    成語拼音:
    [lí lóu zhī míng]
    成語解釋:
    離婁:古代人名,視力很好。比喻視力極好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成語例句:
    是否常用: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作賓語;用于比喻句
    結構類型:
    偏正式成語
    形成年代:
    古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離婁之明
    英文翻譯:
    From Lou Zhiming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離婁之明”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L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人名 視力 很好 比喻 極好

    成語離婁之明

    “離婁之明”的單字解釋

    】:1.相距,隔開:距離。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2.離開,分開:分離。離別。離家。離散(sàn)。離職。離異。離間(jiàn)。支離破碎。3.缺少:辦好教育離不開教師。4.八卦之一,符號是“?”,代表火。5.古同“”,遭受。6.古同“”,婦女的佩巾。7.〔離離〕形容草木茂盛,如“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8.姓。
    】:1.(身體)虛弱:他動不動就病,身子骨兒可~啦。2.(某些瓜類)過熟而變質:西瓜~了保換。3.二十八宿之一。4.姓。
    】: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離婁之明”的相關成語

    “離婁之明”的關聯成語

    “離婁之明”造句

    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孟子 

    《孟子·離婁》篇首句“離婁之明”,離婁即是離朱。

    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雖禹之智,不能測其淺深;離婁之明,焉能辨乎咫尺?于是馮夷息浪,屏翳收功;魚鱉遁跡,鳥獸潛蹤。

    離婁之明,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

    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這是孟子《離婁上》的一句名言。

    雖大禹之智,不能測其淺深;離婁之明,焉能辨乎咫尺。

    離婁之明,公孫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 離婁之明的意思 離婁之明的成語解釋 離婁之明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