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目見耳聞的意思 目見耳聞的讀音和出處

    • jiàn
    • ěr
    • wén
    成語名稱:
    目見耳聞
    成語拼音:
    [mù jiàn ěr wén]
    成語解釋:
    親眼看見,親耳聽到。
    成語出處:
    宋·蘇軾《石鐘山記》:“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成語例句: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0回:“事事都是大尹自己目見耳聞,何須又問證見?”
    是否常用:
    一般成語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作謂語、定語;指親自見聞
    結構類型:
    聯合式成語
    形成年代:
    古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目見耳聞
    英文翻譯:
    from this green earth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目見耳聞”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高中生成語 M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看見 聽到

    成語目見耳聞

    “目見耳聞”的單字解釋

    】:1.眼睛:有目共睹。歷歷在目。2.網眼;孔:八十目篩。一方寸的網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為奇跡。4.大項中再分的小項:項目。細目。5.生物學中把同一綱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鳥綱分為雁形目、雞形目、鶴形目等,松柏綱分為銀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為科。6.目錄:書目。藥目。劇目。7.名稱:題目。名目。8.下圍棋時所圍的空白交叉點,一個點為一目:中方棋手僅以一目半之優獲勝。9.姓。
    】:[jiàn]1.看到:看見。罕見。見微知著。見義勇為。見異思遷。2.接觸,遇到:怕見風。見習。3.看得出,顯得出:見效。相形見絀。4.(文字等)出現在某處,可參考:見上。見下。5.會晤:會見。接見。6.對事物觀察、認識、理解:見解。見地(見解)。見仁見智(指對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詞,表示被動或對我如何:見外。見教。見諒(原諒我)。見笑(被譏笑)。8.姓。[xiàn]1.古同“”,出現,顯露。2.古同“”,現存。
    】:1.耳朵:耳聾眼花。耳聞目睹。2.形狀像耳朵的東西:木耳。銀耳。3.位置在兩旁的:耳房。耳門。4.姓。5.而已;罷了:想當然耳。技止此耳。
    】:1.聽見:聽而不聞。耳聞不如目見。2.聽見的事情;消息:見聞。新聞。奇聞。3.有名望的:聞人。4.名聲:令聞。穢聞。5.用鼻子嗅:你聞聞這是什么味兒?6.姓。

    “目見耳聞”的近義詞

    “目見耳聞”的相關成語

    “目見耳聞”的關聯成語

    “目見耳聞”造句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軾 

    不曾,今日若不是目見耳聞,某根本不知關君侯還有一子。

    官雖目見耳聞,不啻司空見慣,置諸不理,蓋修路之政久廢矣。

    因他父兄都是個大才子,朝談夕講,無非子史經書,目見耳聞,不少詩詞歌賦……

    認識來源于認識主體的目見耳聞

    心中橫亙著一些人和事,那是我從記事起就斷斷續續地從目見耳聞中拼湊出來的。

    失望之余,海晨也盯著廖東風的臉,而廖東風卻沒有察覺,海晨從他的面部表情可以知道他沒有扯謊,只是沒有目見耳聞,一面之詞好像站不住腳。

    * 目見耳聞的意思 目見耳聞的成語解釋 目見耳聞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