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毫無二致的意思 毫無二致的讀音和出處

    • háo
    • èr
    • zhì
    成語名稱:
    毫無二致
    成語拼音:
    [háo wú èr zhì]
    成語解釋:
    二致:兩樣。絲毫沒有什么兩樣。指完全一樣。
    成語出處:
    郭沫若《斷斷集 屈原時代》:“那時候的文體的變革和近代的文學革命,由文言文改為白話文的,實在是毫無二致。”
    成語例句:
    那時候的文體的變革和近代的文學革命,由文言文改為白話文的,實在是毫無二致。(郭沫若《屈原研究》)
    是否常用:
    常用成語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指完全一樣
    結構類型:
    動賓式成語
    形成年代:
    近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毫無二致
    英文翻譯:
    there is not a fraction of difference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毫無二致”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四字成語 二的成語 動賓式成語 H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兩樣 沒有 一樣

    成語毫無二致

    “毫無二致”的單字解釋

    】:1.細長而尖的毛:狼毫筆。羊毫筆。2.指毛筆:揮毫。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繩:頭毫。二毫。4.一點兒(只用于否定式):毫不足怪。毫無頭緒。5.(某些計量單位的)千分之一:毫米。毫升。毫克。6.計量單位名稱。a)長度,10絲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b)質量或重量,10絲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7.貨幣單位,即角。
    】:[wú]1.沒有(跟“有”相對):從無到有。無產階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2.不:無論。無須。3.不論:事無大小,都有人負責。4.同“”。5.姓。[mó]見【南無】。
    】:1.數目。一加一的和。2.序數:一窮二白。3.兩樣:不二價。
    】:1.給予;向對方表示(禮節、情意等):致函。致電。致歡迎詞。向大會致熱烈的祝賀。2.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個方面:致力。專心致志。3.達到;實現:致富。學以致用。4.招致;引起:致病。致癌。致殘。5.以致:致使。由于粗心大意,致將地址寫錯。6.姓。7.情趣:興致。景致。別致。有致。毫無二致。8.精密;精細:細致。精致。工致。

    “毫無二致”的反義詞

    “毫無二致”的近義詞

    “毫無二致”的相關成語

    “毫無二致”的關聯成語

    “毫無二致”造句

    這對玉?簡直毫無二致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三人的看法毫無二致

    這兩幢別墅,從外表到內部結構,毫無二致,是用一張圖紙施工的。

    比之哲學家那種快感與疼痛毫無二致的鎮定,我寧愿欲火焚身。

    在這一點上,他們和投降派毫無二致.

    巡回劇團對演員的試聽測驗與百老匯的做法毫無二致.

    何其一模一樣,毫無二致,毫無區別至于此極呢?

    可恨,可恨!這等傲氣,竟和當年在山上時毫無二致,可見是稟性難移了!讓我哪里看得下去!

    即使你要寫的內容非常有價值,也要做到你的視角與別人不同。如果你的文章觀點與大眾觀點毫無二致,那么對讀者也毫無吸引力可言。

    許慎采用了以小篆為代表的古文字作為研究素材,但在思想方法上卻與漢代流行的今文經學學派毫無二致

    * 毫無二致的意思 毫無二致的成語解釋 毫無二致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