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德塞違的意思 昭德塞違的讀音和出處
- 昭
- 德
- 塞
- 違
- 成語名稱:
- 昭德塞違
- 成語拼音:
- [zhāo dé sāi wéi]
- 成語解釋:
- 彰明美德,杜絕錯誤。
- 成語出處:
- 《左傳·恒公二年》:“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孔穎達疏:“昭德,謂昭明善德,使德益彰聞也;塞違,謂閉塞違邪,使違命止息也。”
- 成語例句:
- 要選擇典型,廣泛進行宣傳,予以表揚,昭德塞違,以正黨風。★《天津日報》1979.12.31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炤惪僿違
- 英文翻譯:
- Zhaode and Saifei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昭德塞違”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左傳的成語 Z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彰明 美德 杜絕 錯誤
“昭德塞違”的單字解釋
【昭】:1.明顯;顯著:昭彰。昭著。2.表明;顯示:以昭信守。3.姓。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備。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離心離德。3.恩惠;好處:感恩戴德。4.德國的簡稱。
【塞】:[sāi]1.堵;填:塞住漏洞。箱子塞滿了。2.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東西:瓶塞兒。軟木塞兒。[sè]同“塞(sāi)”。用于書面語詞,如“閉塞”“阻塞”“塞責”“茅塞頓開”等。[sài]邊界上隔絕內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據守御敵的險要地方:塞外。要塞。邊塞。
【違】:1.不遵照;不依從:違背。違反。違法。違約。違章。陽奉陰違。2.離別:暌違。久違。
“昭德塞違”的相關成語
“昭德塞違”的關聯成語
昭字的成語
德字的成語
塞字的成語
違字的成語
昭開頭的成語
德開頭的成語
塞開頭的成語
違開頭的成語
zhao的成語
de的成語
sai的成語
wei的成語
zdsw的成語
昭德什么什么的成語
昭什么塞什么的成語
昭什么什么違的成語
什么德塞什么的成語
什么德什么違的成語
什么什么塞違的成語
* 昭德塞違的意思 昭德塞違的成語解釋 昭德塞違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