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權納賄的意思 招權納賄的讀音和出處
- 招
- 權
- 納
- 賄
- 成語名稱:
- 招權納賄
- 成語拼音:
- [zhāo quán nà huì]
- 成語解釋:
- 招權:弄權,攬權;納賄:接受賄賂。抓權力,受賄賂。
- 成語出處:
- 宋 葉紹翁《四朝聞見錄 臣寮雷孝友上言》:“遂招權納賄,其門如市。”
- 成語例句:
- 他父子濟惡,招權納賄,賣官鬻爵。(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第四十卷)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招権納賄
- 英文翻譯:
- abuse power and take bribe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招權納賄”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人物品質的成語 貪婪的成語 Z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招權 弄權 攬權 接受 權力
“招權納賄”的單字解釋
【招】:1.打手勢叫人來:招喚。招呼。招手上車。2.用公開的方式使人來:招集。招收。招納。招賢。招聘。招兵買馬。3.應接:招待賓客。4.引來:招惹。招引。招攬。招致。5.承認自己的罪行:招供。招認。不打自招。6.同“著”。7.搖動:招搖(故意張大聲勢,引人注意)。
【權】:1.秤錘。2.權衡:權其輕重。3.權力:當權。有職有權。掌握大權。生殺予奪之權。4.權利:人權。公民權。選舉權。發言權。5.有利的形勢:主動權。制空權。6.權變;權宜:權詐。權謀。通權達變。7.權且;姑且:權充。死馬權當活馬醫。8.又同“顴”。
【納】:1.收進來;放進來:出納。閉門不納。2.接受:納降。采納。3.享受:納涼。4.放進去:納入正軌。5.交付(捐稅、公糧等):納稅。納糧。6.姓。7.縫紉方法,在鞋底、襪底等上面密密地縫,使它結實耐磨:納鞋底子。
【賄】:賄賂:行賄。受賄。納賄。索賄。
“招權納賄”的近義詞
“招權納賄”的相關成語
“招權納賄”的關聯成語
招字的成語
權字的成語
納字的成語
賄字的成語
招開頭的成語
權開頭的成語
納開頭的成語
賄開頭的成語
zhao的成語
quan的成語
na的成語
hui的成語
zqnh的成語
招權什么什么的成語
招什么納什么的成語
招什么什么賄的成語
什么權納什么的成語
什么權什么賄的成語
什么什么納賄的成語
“招權納賄”造句
他從前是個無惡不作的人,自得了那一次教訓后,便招權納賄,洗手不干了。
哪些招權納賄的人,最終受到了最嚴厲地懲處。
劾亨招權納賄,行無忌,后來遭到了群眾的舉報。
他招權納賄,因此吃上了官司。
子玄仕于東海王越,招權納賄,素論去之,故其語如此,亦其所也,惟大致不謬耳。
但是這位新墨西哥的州長在招權納賄調查中被指名。
他父子濟惡,招權納賄,賣官鬻爵。
劾亨招權納賄,肆行無忌,后來遭到了群眾的舉報。
因而他招權納賄,只敲旗人竹杠,卻不受漢人苞苴。
俄亥俄州國會議員鮑勃。奈伊已經辭職。奈伊在上個月阿布拉莫夫招權納賄調查中認罪。這位共和黨議員在立法者日漸強大的壓力下辭去職務。
* 招權納賄的意思 招權納賄的成語解釋 招權納賄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