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霄決漢的意思 披霄決漢的讀音和出處
- 披
- 霄
- 決
- 漢
- 成語名稱:
- 披霄決漢
- 成語拼音:
- [pī xiāo jué hàn]
- 成語解釋:
- 沖出霄漢。
- 成語出處:
- 唐·柳宗元《行路難》詩:“披霄決漢出沆漭,瞥裂左右遺星辰。”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披霄決漢
- 英文翻譯:
- A champion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披霄決漢”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P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沖出 霄漢
“披霄決漢”的單字解釋
【披】:1.覆蓋或搭在肩背上:披著斗篷。披星戴月。2.打開;散開:披卷。紛披。3.(竹木等)裂開:這根竹竿披了。
【霄】:云;天空:重霄。云霄。九霄云外。
【決】:1.水沖破堤岸;開口子:決口。2.確定;拿定主意:表決。猶豫不決。3.確定最后勝負:決賽。決出前三名。4.副詞。一定:決不后退。5.處(chǔ)死:槍決。處決。
【漢】:1.漢水:江淮河漢。2.漢族:漢語。3.天河;銀河:銀漢。4.成年男人:老漢。好漢。5.朝代名。1.(前202—220)。劉邦滅秦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公元8年王莽代漢稱帝,國號新(8—23)。自劉邦稱漢王起,包括“新”,史稱前漢或西漢。公元25年劉秀重建漢朝,建都洛陽,史稱后漢或東漢。為曹魏所滅。西漢、東漢合稱兩漢。2.三國之一(221—263)。劉備建立。在今川、云、貴、渝及陜西南部。建都成都,國號漢,史稱蜀漢或蜀。為曹魏所滅。3.五代之一(947—950)。沙陀族劉知遠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史稱后漢。為后周所滅。4.十國之一(917—971)。劉?(yǎn)建立。建都廣州,國號大越,次年改“漢”,史稱南漢。為北宋所滅。5.十國之一(951—979)。劉旻(mín)建立。建都太原,國號漢,史稱北漢。為北宋所滅。
“披霄決漢”的相關成語
“披霄決漢”的關聯成語
披字的成語
霄字的成語
決字的成語
漢字的成語
披開頭的成語
霄開頭的成語
決開頭的成語
漢開頭的成語
pi的成語
xiao的成語
jue的成語
han的成語
pxjh的成語
披霄什么什么的成語
披什么決什么的成語
披什么什么漢的成語
什么霄決什么的成語
什么霄什么漢的成語
什么什么決漢的成語
* 披霄決漢的意思 披霄決漢的成語解釋 披霄決漢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