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禪的意思 口頭禪的讀音和出處
- 口
- 頭
- 禪
- 成語名稱:
- 口頭禪
- 成語拼音:
- [kǒu tóu chán]
- 成語解釋:
- 原指和尚常說的禪語或佛號。現指經常掛在口頭上而無實際意義的詞句。
- 成語出處:
- 宋 王楙《臨終詩》:“平生不學口頭禪,腳踏實地性虛天。”
- 成語例句:
-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論人言可畏》:“‘有聞必錄’或‘并無能力’的話,都不是向上的負責的記者所該采用的口頭禪。”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賓語;指經常掛在口頭上而無實際意義的詞句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口頭禪
- 英文翻譯:
- pet phras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口頭禪”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三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K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和尚 禪語 佛號 口頭 實際 意義 詞句
“口頭禪”的單字解釋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頭】:[tóu]1.人身最上部或動物最前部長著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頭發或所留頭發的樣式:剃頭。梳頭。平頭。分頭。你的臉形留這種頭不合適。3.物體的頂端或末梢:山頭。筆頭兒。中間粗,兩頭兒細。4.事情的起點或終點:話頭兒。提個頭兒。這種日子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兒啊!5.物品的殘余部分:布頭兒。蠟頭兒。鉛筆頭兒。6.頭目:李頭兒。他是這一幫人的頭兒。7.方面:他們是一頭兒的。心掛兩頭。8.第一:頭等。頭號。9.領頭的;次序居先的:頭車。頭馬。頭羊。10.姓。[tou]1.(頭兒)名詞后綴。a)接于名詞性詞根:木頭。石頭。骨頭。舌頭。罐頭。苗頭。b)接于動詞詞根:念頭。扣頭。饒頭。嚼頭兒。看頭兒。聽頭兒。c)接于形容詞詞根:準頭。甜頭兒。2.方位詞后綴:上頭。下頭。前頭。后頭。里頭。外頭。
【禪】:[chán]1.佛教用語,指排除雜念,靜坐:坐禪。參禪。2.泛指佛教的事物:禪林。禪杖。[梵dhyāna][shàn]禪讓:受禪。禪位。
“口頭禪”的相關成語
“口頭禪”的關聯成語
“口頭禪”造句
在淺薄的愛情觀中,誓言只是一句口頭禪,時刻必說的萬金油。
節約,節約,母親的口頭禪如暮鼓晨鐘,天天在耳邊敲響。也作“晨鐘暮鼓”。
阿彌陀佛是佛教信徒的口頭禪。
南宮燕開心或不開心,生氣或不生氣的口頭禪,兇狠狠的說道:嘣噔你個嘣噔!
演出以后,不脛而走,廣泛流行,成為許多人的口頭禪語和行為圭臬。
普通人讀書,雖然借用古人的話做口頭禪,但是多是習而不察,不求甚解,莫名其妙的。
背叛是男人的血統,博愛是男人的宣言,自由是男人的口頭禪,見異思遷是男人一貫的風尚。
萬圣節口頭禪:我不裝扮,因為我是真鬼,別害怕,不然你就真跟我一樣了,我沒有惡意,只是看你們扮我,所以過來湊湊熱鬧,別擔心,鬼和人看不出區別。
爸爸說話常用口頭禪“奶奶的”,女兒不懂,問是何意?爸爸不好直言,就說:是“我愛你”的意思。某日,女兒興沖沖的向正在忙碌家務的媽媽說:媽媽,“奶奶的”。媽媽聽后,驚了。
父親法蘭克口頭禪是“HolyCrap”,不時嚷出來;母親莫瑞“烹飪建議”不為黛布拉所喜。
* 口頭禪的意思 口頭禪的成語解釋 口頭禪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