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中柔外的意思 剛中柔外的讀音和出處
- 剛
- 中
- 柔
- 外
- 成語名稱:
- 剛中柔外
- 成語拼音:
- [gāng zhōng róu wài]
- 成語解釋:
- 剛:剛硬,堅強;中:里,內心;柔:軟弱,柔和。表面柔順,內里剛強。指人外柔而內剛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內藏殺機的策略。
- 成語出處:
- 《三十六計·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陰以圖之,備而后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定語、狀語;指人的個性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剛中柔外
- 英文翻譯:
- iron hand in a velvet glov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剛中柔外”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G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堅強 內心 軟弱 柔和 表面 柔順 剛強 性格 外表 和好 內藏 殺機 策略
“剛中柔外”的單字解釋
【剛】:1.硬;堅強(跟“柔”相對):剛強。剛直。他的性情太剛。2.姓。3.恰好:不大不小,剛合適。4.表示勉強達到某種程度;僅僅:清早出發的時候天還很黑,剛能看出前面的人的背包。5.表示行動或情況發生在不久以前:他剛從上海回來。那時弟弟剛學會走路。6.用在復句里,后面用“就”字呼應,表示兩件事緊接:剛過立春,天氣就異乎尋常地熱了起來。
【中】:[zhōng]1.方位詞。跟四周的距離相等;中心:中央。華中。居中。2.指中國: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詞。范圍內;內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隊伍中。4.位置在兩端之間的:中指。中鋒。中年。中秋。中途。5.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農。中學。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適中。7.中人:作中。8.適于;合于:中用。中看。中聽。9.成;行;好:中不中?。這辦法中。飯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對上;恰好合上:中選。猜中了。三槍都打中了目標。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槍。
【柔】:1.軟(跟“剛”相對):柔軟。柔韌。柔枝嫩葉。2.使變軟:柔麻。3.柔和(跟“剛”相對):柔情。溫柔。她的性子很柔。4.姓。
【外】:1.外邊;外邊的。與“內”“里”相對:門外。外表。2.關系疏遠的;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人。外鄉。3.指外國:對外貿易。外僑。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號。5.稱母親、姐妹、女兒的親屬:外祖母。外甥。外孫。
“剛中柔外”的近義詞
“剛中柔外”的相關成語
“剛中柔外”的關聯成語
剛字的成語
中字的成語
柔字的成語
外字的成語
剛開頭的成語
中開頭的成語
柔開頭的成語
外開頭的成語
gang的成語
zhong的成語
rou的成語
wai的成語
gzrw的成語
剛中什么什么的成語
剛什么柔什么的成語
剛什么什么外的成語
什么中柔什么的成語
什么中什么外的成語
什么什么柔外的成語
* 剛中柔外的意思 剛中柔外的成語解釋 剛中柔外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