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之德的意思 再生之德的讀音和出處
- 再
- 生
- 之
- 德
- 成語名稱:
- 再生之德
- 成語拼音:
- [zài shēng zhī dé]
- 成語解釋:
- 指救命的恩德
- 成語出處: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三回:“賢妻,牌頭金玉之言,實為再生之德。”
- 成語例句: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58回:“使小侄不至漂泊,那便是伯伯再生之德了。”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主語、賓語;指恩情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再生之德
- 英文翻譯:
- Virtue of regeneration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再生之德”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Z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救命 恩德
“再生之德”的單字解釋
【再】:1.表示已經重復的動作用“又”,表示將要重復的動作用“再”:這部書前幾天我又讀了一遍,以后有時間我還要再讀一遍。b)表示更加:高點兒,再高點兒。再多一點兒就好了。c)表示如果繼續下去就會怎樣:學習再不努力,就得留級了。離開車只剩半個鐘頭了,再不走可趕不上了。d)表示即使繼續下去也不會怎樣:你再解釋,他也不會同意的。e)表示一個動作發生在另一個動作結束之后:咱們看完了這個節目再走。你把材料整理好再動筆。f)表示另外有所補充:再則。再不然。院子里種著迎春、牡丹、海棠、石榴,再就是玫瑰和月季。2.再繼續;再出現:青春不再。良機難再。3.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備。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離心離德。3.恩惠;好處:感恩戴德。4.德國的簡稱。
“再生之德”的近義詞
“再生之德”的相關成語
再生之德
好生之德
恩若再生
恩同再生
河山之德
枯木再生
母儀之德
一飯之德
再生父母
初生之犢
初生之犢不懼虎
初生之犢不畏虎
平生之好
平生之愿
平生之志
殺生之柄
書生之見
殺生之權
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尾生之信
“再生之德”的關聯成語
再字的成語
生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德字的成語
再開頭的成語
生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德開頭的成語
zai的成語
sheng的成語
zhi的成語
de的成語
zszd的成語
再生什么什么的成語
再什么之什么的成語
再什么什么德的成語
什么生之什么的成語
什么生什么德的成語
什么什么之德的成語
“再生之德”造句
小子葉藏,謝過于老神仙救命之恩!再生之德,無以為報,但有驅策,小子定當萬死不辭。
你的舉手之勞卻是我的再生之德啊。
應該家里供他一個長生牌位,以謝他的再生之德。
周二狗設宴感謝各位醫生對弟兄們的再生之德,同時慶祝王丹月姐妹相逢。
不管是神祖,還是魔祖,都阻止不了你們再造之恩,再生之德。
豺圣團長,您的再生之德,我虎蛟沒齒難忘。
此人于我有再生之德,我至今不識她面,不合情理。
據說,后蜀主孟昶曾對其有救命之恩,花蕊夫人更是對其有再生之德。
* 再生之德的意思 再生之德的成語解釋 再生之德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