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詩人大全

    [宋代] 許堅 許堅簡介與生平

    許堅,生卒年不詳。 廬江(今屬安徽)人。性樸野,有異術,多談神仙之事。適意往來,行蹤不定。或寓廬山白鹿洞,或居茅山,或游九華山。早年嘗以時事干南唐李氏,以其狂戇,不為所用,遂拂衣歸隱。中主保大時,以異人召,不至。宋太平興國九年(984),自茅山再游廬山。后不知所終。生平見馬令《南唐書》本傳、《詩話總龜》卷四四、《十國春秋》本傳。堅能詩,常于佛寺道觀行吟自若。其《題幽棲觀》、《游溧陽下山寺》等詩尤有名。《全唐詩》卷七五七、八六一兩見,存詩6首、斷句2聯。《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補詩4首。

    [宋代] 張淑芳 張淑芳簡介與生平

    張淑芳,南宋末期人。西湖樵家女也。宋理宗選宮嬪時,以色美,為賈似道所匿,寵之專房。淑芳知賈必敗,預營別業於五云山下九溪塢。賈南遷日,削友為尼,人罕知者。張善小詞,今存詞三首,收錄于《古今詞話。詞話》卷上。

    [唐代] 李昭象 李昭象簡介與生平

    李昭象,約生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池州人,卒年不詳。懿宗末,以文謁相國路嚴,問其年,僅十七。時嚴亦年少,頗器重之,薦于朝。將召試,會嚴貶,遂還秋浦。移居九華,與張喬、顧云輩為方外友。昭象能詩,今存八首。

    [唐代] 子蘭 子蘭簡介與生平

    唐昭宗朝文章供奉,詩一卷。(出《全唐詩》卷八百二十四)。

    李曄頭像 [唐代] 李曄 李曄簡介與生平

    唐昭宗李曄(867年-904年),初名李杰,即位后改名李敏,后又改名李曄。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唐朝第十九位皇帝(除去武則天和殤帝以外),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歲。葬于和陵,死后謚號為圣穆景文孝皇帝。

    [唐代] 崔湜 崔湜簡介與生平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瀾,定州安喜(今河北定縣)人,唐朝宰相,中書侍郎崔仁師之孫。戶部尚書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進士及第,曾參與編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兒,由考功員外郎累遷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選受賄被貶為江州司馬,不久又起復為尚書左丞。唐中宗駕崩后,崔湜依附韋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變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并進中書令。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鏟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嶺南,途中被賜死。時年四十三歲。

    [唐代] 何贊 何贊簡介與生平

    何贊(1485-1544),字堯卿,號瑞山,黃巖城內后巷人。

    [唐代] 郭求 郭求簡介與生平

    京兆(今陜西西安)人。憲宗元和三年(808)中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授校書郎。九年自藍田尉、史館修撰,充翰林學士。十年遷左拾遺。十一年罷學士職。文宗大和五年(831),自太子左庶子貶婺王府司馬。后分司東都,與白居易同官,來往較多。卒于大和八年以后。事跡據岑仲勉《翰林學士壁記注補》、朱金城《白居易交游續考》所考。《全唐詩》存詩1首。

    [宋代] 程先 程先簡介與生平

    程先,宋朝詞人,代表作品《鎖窗寒》。

    [唐代] 澹交 澹交簡介與生平

    [唐]僧。工詩、畫,善寫真。其寫真詩有句云:“水花凝幻質,墨彩聚空塵。”

    [唐代] 殷文圭 殷文圭簡介與生平

    殷文圭,字表儒,小字桂郎,池州青陽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天佑初年前后在世(904年)。初居九華,刻苦于學,所用墨硯,底為之穿。唐末,詞場請托公行,僅文圭與游恭獨步場屋。乾寧五年,(公元八九八年)及第,為裴樞宣諭判官記室參軍。朱全忠、錢鉸交辟均不就。田頵置田宅迎其母,以甥事之,待文圭以上客禮,故頗為盡力。頵敗,事楊行密,終左千牛衛將軍。文圭作詩甚多,有登龍集、冥搜集、筆耕詞、水縷錄、從軍藁等集,《新唐書志》僅錄詩集一卷。此從《唐才子傳》傳于世。

    [宋代] 劉清夫 劉清夫簡介與生平

    [約公元一二二四年前后在世]字靜甫,居麻沙。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能詞,與劉子寰同里,常唱酬。所作存于《花庵詞選》中者凡五首。

    [唐代] 元晦 元晦簡介與生平

    唐代文學家。河南(河南洛陽)人。生卒年不詳,約活動于唐敬宗至唐武宗時期。元稹之侄,饒州刺史元洪之子。寶歷元年(825)登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會昌初年任桂管觀察使,官終散騎常侍。《全唐詩》卷547存詩僅2首。《全唐文》卷721存文2篇,《唐文續拾》卷5存文1篇。

    [唐代] 崔興宗 崔興宗簡介與生平

    崔興宗,生卒年不詳,博陵(今河北定州)人。唐詩人。為王孟詩派作者之一。早年隱居終南山,與王維、盧象、裴迪等游覽賦詩,琴酒自娛。曾任右補闕,官終饒州長史。《全唐詩》錄存他的《酬王維盧象見過林亭》、《留別王維》、《青雀歌》等詩5首。《留別王維》中寫道:“駐馬欲分襟,清寒御溝上。前山景氣佳,獨往還惆悵。”事跡略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二下》、《唐詩紀事》卷十六、《唐才子傳》卷二。王維和崔興宗不但好友,崔興宗還是王維的內弟,王維曾寫過兩首關于崔興宗的詩,即《送崔興宗》和《秋夜獨坐懷內弟崔興宗》。

    [唐代] 盧群 盧群簡介與生平

    盧群(742—800),字載初,范陽人,唐代詩人。主要作品是《淮西席上醉歌》 《投盧尚書》 《失題》等。

    岳伯川頭像 [元代] 岳伯川 岳伯川簡介與生平

    岳伯川,元代雜劇作家。濟南(今屬山東)人,一說鎮江(今屬江蘇)人。生卒年和生平事跡不詳,為元雜劇前期作家。撰有雜劇2種,《呂洞賓度鐵拐李岳》今存,《楊貴妃》僅存殘曲。朱權《太和正音譜》把他的劇作列入上品,評其詞“如云林樵響”。

    [唐代] 南溟夫人 南溟夫人簡介與生平

    南溟夫人:姓名無從考證,道教傳送中的女神仙,居住于南海。《墉城集仙錄》《仇池筆記》《池北偶談》《廣東新語》《侯鯖錄》等書中,多次提到。

    歐陽袞頭像 [唐代] 歐陽袞 歐陽袞簡介與生平

    歐陽袞約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字希甫,福州閩縣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中前后在世。曾赴京都長安應舉,數次皆不中 。后與詩人項斯以詩相知,漸與項斯齊名詩壇。于唐寶歷元年(825年)進士及第,官至監察御史。有二子琳、玭,皆登進士第,復中宏詞科,以詩賦傳家。《全唐詩》收其《雨》、《田家》、《神光寺》、《和項斯游頭陀寺上方》等詩。

    [宋代] 王平子 王平子簡介與生平

    王平子,南宋吳郡(今蘇州)人。今存詞一首。錄如下:《謁金門·春恨》:“書一紙,小砑吳箋香細。讀到別來心下事,蹙殘眉上翠。怕落傍人眼底,握向酥胸兒里。針線不忺收拾起,和衣和悶睡。”詞寫一女子收到旅外情郎寄回書信時的心情和動作,表達了對遠方情人的深深思念。

    [唐代] 崔日知 崔日知簡介與生平

    唐大臣。字子駿,日用從父兄也。滑州靈昌(今滑縣)人。明經及第,初為兵部員外郎,后為判官,有吏干,有“健吏”之稱。景云中,任洛州司馬。平譙王重福叛亂,因平叛功,授銀青光祿大夫。歷任殿中少監,荊州(今湖北江陵)長吏,京兆尹,封安平縣(今山東臨淄)侯。因貪贓為御史李如璧所劾,貶歙縣(今屬安徽)丞,后封中山郡(今河北定縣)公。張說薦為左羽林大將軍,遷太常卿,自以歷任年久,每朝士參集,常與尚書同列,時人號為尚書里行。詩二首。官終潞州(今山西長治)長史。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