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怎么讀 碣的意思

漢字 | 碣 |
---|---|
讀音 |
|
注音 | ㄐㄧㄝˊ|ㄧㄚˋ |
部首 | [石] 石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4 部外:9 |
異體字 | 嵑 礍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8A3 |
其它編碼 | 五筆:djqn 倉頡:mrapv 鄭碼:gkry 四角:16627 |
筆順編碼 | 13251251135345 |
筆順筆畫 | 一ノ丨フ一丨フ一一ノフノ丶フ |
筆順名稱 | 橫 撇 豎 橫折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撇 橫折鉤 撇 點 豎折/豎彎 |
碣字的意思
圓頂的石碑:殘碑斷碣。墓碣。
[yà]〔碣磍〕猛獸盛怒的樣子。
碣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碣
jié ㄐㄧㄝˊ
◎ 圓頂的石碑:殘碑斷碣。墓碣。
其它字義
● 碣
yà ㄧㄚˋ
◎ 〔碣磍〕猛獸盛怒的樣子。
英語 stone tablet
法語 stèle
碣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碣 jié
〈形〉
山高聳的;高大的 [towering]
碣以崇山。——《漢書·揚雄傳》
詞性變化
◎ 碣 jié
〈名〉
(1) 高大的巖石 [high rock]
碣,特立之石也。東海有碣石山。——《說文》
夾右碣石。——《書·禹貢》。傳:“海畔山。”
(2) 圓頂的石碑 [stone tablet with a round top]
封禪丘兮建隆碣。——《后漢書·竇憲傳》
(3) 又如:碣子(墓碣);碣文(鐫刻在碑石上的文字);殘碑斷碣
(4) 碣石的省稱 [Jieshi mountain]。碣石,古山名。在河北省昌黎縣西北
東臨碣石。—— 曹操《觀滄海》
碣字的辭典解釋
刻有文字的圓形石碑,用以記載事跡或頌揚功德等。如:「墓碣」、「斷碑殘碣」。《紅樓夢·第一○三回》:「但見廟內神像,金身脫落,殿宇歪斜,旁有斷碣,字跡模糊。」
形特立、突出。《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外則正南極海,邪界虞淵,鴻蒙沆茫,碣以崇山。」
康熙字典解釋
碣【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渠列切《集韻》《正韻》巨列切《韻會》其謁切,??音傑。《說文》特立之石,東海有碣石山。《書·禹貢》夾右碣石入于河。《史記·漢武紀》東巡至碣石。《文穎曰》在遼西,今屬臨楡,此石著海旁。
又《揚雄·羽獵賦》碣以崇山。《註》碣,山特立貌。
又??碣。方者爲??,圓者爲碣,李斯所造。《廣韻》碣石,本山名。今爲??碣字,或作嵑。
又形容羽族也。《郭璞·江賦》往來勃碣。
又《集韻》丘葛切,音渴。石貌。
又乙轄切,音軋。碣磍,勁怒貌。
又葉其例切,音偈。《班固·燕然山銘》封神丘兮建隆碣,熙帝載兮振萬世。《梁竦·悼騷賦》歷蒼梧之崇丘兮,宗虞氏之俊乂。臨衆瀆之神林兮,東勑職於蓬碣。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碣【卷九】【石部】
特立之石。東海有碣石山。從石曷聲。??,古文。渠列切〖注〗《廣韻》或作嵑。
說文解字注
(碣)特立之石也。碣之言傑也。東海有碣石山。碣石山見禹貢。地理志。右北平郡驪成縣。大碣石山在縣西南。非東海郡也。東海字疑誤。從石。曷聲。渠列切。十五部。
(??)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