柍怎么讀 柍的意思
“柍”字共有4個讀音:
[yǎng]
[yàng]
[yāng]
[yīng]

漢字 | 柍 |
---|---|
讀音 |
|
注音 | ㄧㄤˇ|ㄧㄤˋ|ㄧㄤ|ㄧㄥ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9 部外:5 |
異體字 | 楧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7CD |
其它編碼 | 五筆:smdy 倉頡:dlbk 鄭碼:flgd 四角:45980 |
筆順編碼 | 123425134 |
筆順筆畫 | 一丨ノ丶丨フ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撇 點 豎 橫折 橫 撇 捺 |
柍字的意思
柍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柍
yǎng ㄧㄤˇ
古書上說的一種樹。架屋的樣子。其它字義
● 柍
yàng ㄧㄤˋ
◎ 連枷,一種農具。
其它字義
● 柍
yāng ㄧㄤˉ
◎ 古同“央”,中央。
其它字義
● 柍
yīng ㄧㄥˉ
◎ 杏。
柍字的詳細解釋
柍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柍【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集韻》《韻會》《正韻》??於驚切,音英。《說文》梅也。《爾雅·釋木》時英梅。《郭註》雀梅也。
又《類篇》杏也。
又《說文》江南橦村,其實謂之柍。
又《韻會》於良切,音央。《揚雄·甘泉賦》日月??經于柍桭。《李善註》柍,中央也。
又《廣韻》於兩切,音鞅。義同。
又木名。《張衡·南都賦》柍柘檍檀。
又《類篇》於浪切。《馬融·長笛賦》瞋菌碨柍。《李善註》鬱積競出之貌。
又《集韻》於朗切,音盎。義同。
又《集韻》《類篇》於亮切,音怏。《博雅》杖也。一曰打穀具。《方言》齊楚江淮之閒謂之柍。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柍【卷六】【木部】
梅也。從木央聲。一曰江南橦材,其實謂之柍。於京切
說文解字注
(柍)柍梅也。柍梅合二字成木名。今各本刪去柍字。是柍卽枏矣。釋木。時英梅。齊民要術引郭注云。英梅未聞。今本注云。雀梅。殆非郭語。南都賦曰。柍柘檍檀。與櫻梅山??等各爲一條。柍梅非今之梅類明矣。從木。央聲。於京切。古音在十部。李善於兩切。一曰江南橦材。其實謂之柍。橦、帳極也。與此不相涉。以唐式柴方三尺五寸曰一橦、音鍾、解之。下文又不屬也。況漢人曰章。唐人乃曰木鍾乎。枷字下曰。淮南謂之柍。宜以訂正此句。一說蜀都賦布有橦華。劉逵云橦、樹名。謂此橦材堅實者謂之柍也。實下當有者字。
柍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柍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