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大全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砥 | dǐ | 1.細的磨刀石。2.磨煉:砥節礪行。 |
槌 | chuí | 敲打用的棒,大多一頭較大或呈球形:棒槌。鼓槌兒。 |
旃 | zhān | 1.文言助詞。“之焉”兩字的合音:勉旃。2.同“氈”。 |
奘 | zàng|zhuǎng | [zàng]1.壯大。用于人名,如唐代和尚玄奘。2.說話粗魯,態度生硬:他說話可奘了,動不動就發脾氣。[zhuǎng]粗而大:身高腰奘。這棵樹很奘。 |
洵 | xún | 文言副詞。實在;確實:洵屬可貴。洵美且仁。 |
饈 | xiū | 美味的食品:珍饈。 |
錨 | máo | 船停泊時所用的器具,用鐵制成。一端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帶倒鉤的爪兒,另一端用鐵鏈連在船上,拋到水底或岸邊,用來穩定船舶。 |
旄 | máo|mào | [máo]古代用牦牛尾裝飾的旗子:“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mào]古同“耄”,年老。 |
躥 | cuān | 1.向上、向前猛跳:貓躥上房去了。躥得老遠。2.噴射;噴發:鼻子躥血。火苗呼呼往上躥。 |
箴 | zhēn | 1.勸告;規誡:箴言。2.舊時一種文體。是規誡性的韻文。3.同“針”。 |
疙 | gē|yì | [gē]〔疙瘩〕a.皮膚上突起或肌肉上結成的病塊,如“頭上起了個疙瘩”;b.小球形或塊狀的東西,如“芥菜疙瘩”;c.不易解決的問題,如“思想疙瘩”;d.不通暢或不爽利,如“這篇作文中的語句很疙瘩”;e.量詞,如“一疙瘩糕”;f.麻煩,別扭。均亦作“疙疸”(“瘩”、“疸”均讀輕聲)。[yì]癡呆的樣子。 |
靼 | dá | 見〔韃靼〕 |
嗍 | suō | 用唇舌裹食;吮吸:嗍奶。 |
啾 | jiū | 1.〔啾啾〕象聲詞,形容動物細小的叫聲,如“啾啾鳥鳴”。2.〔啾唧〕小聲,如“秋蟲啾唧”。 |
筏 | fá | 筏子,用竹、木等編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如竹筏、木筏。有些地方有用牛羊皮制成的,叫皮筏。 |
骰 | tóu | 骰子,通稱色(shǎi)子。一種賭具。 |
俅 | qiú | 俅人,獨龍族的舊稱。 |
蚨 | fú | 見〖青蚨〗。 |
楹 | yíng | 1.堂屋前部的柱子:楹聯。2.房屋一間為一楹:園內有小舍三楹。 |
蚩 | chī | 1.無知;傻。2.古又同“嗤”。3.古又同“媸”。 |
粑 | bā | 〈方〉餅類食物:糍粑。玉米粑粑。 |
靳 | jìn | 1.不肯給予;吝惜。2.姓。 |
躔 | chán | 1.獸的足跡。2.天體運行。 |
徭 | yáo | 徭役,古時統治者強迫人民承擔的無償勞動。 |
箓 | lù | 簿籍。也指封建帝王或道教的神秘文書。 |
杵 | chǔ | 1.一頭粗一頭細的圓木棒,用來在臼里搗糧食等或洗衣服時捶衣服:杵臼。砧杵。2.用杵搗:杵藥。3.用細長的東西戳或捅:用手指頭杵了他一下。拿棍子往里杵一杵。 |
秧 | yāng | 1.植物的幼苗:樹秧兒。白菜秧兒。黃瓜秧兒。2.特指水稻的幼苗:秧田。插秧。3.某些植物的莖:瓜秧。豆秧。白薯秧。4.某些飼養的幼小動物:魚秧。5.栽培;畜養:秧幾棵樹。秧了一池魚。6.姓。 |
嗷 | áo | 擬聲詞。哀號或喊叫的聲音:嗷的一聲。 |
咫 | zhǐ | 古代長度單位。周制八寸,合現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
笪 | dá | 1.一種用粗竹篾編成的形狀像席的東西,通常用來鋪在地上晾曬糧食。2.拉船的繩索。3.姓。 |
孀 | shuāng | 指寡婦:孤孀。孀居。遺孀。 |
牝 | pìn | 雌性的(指鳥獸,跟“牡”相對):牝牛。牝雞。 |
淦 | gàn | 1.淦水,水名,在江西。2.姓。 |
筮 | shì | 古代用蓍(shī)草占卜。 |
餒 | něi | 1.饑餓:凍餒。2.魚肉腐爛:魚餒肉敗。3.喪失勇氣:勝不驕,敗不餒。 |
蛑 | móu | 見〔蝤蛑〕 |
耘 | yún | 在田里除草:耘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
鷸 | yù | 鳥,體色暗淡,嘴細長,腿長,趾間沒有蹼。常在淺水邊或水田中吃小魚、貝類、昆蟲等,是候鳥。種類較多。 |
笳 | jiā | 見〔胡笳〕 |
繽 | bīn | 〔繽紛〕繁多;雜亂:五彩繽。落英繽。 |
嗒 | tà|dā | [dā]擬聲詞。馬蹄聲、機關槍聲等。[tà]〔嗒然〕形容懊喪的神情:嗒若失。 |
奩 | lián | 古代婦女梳妝用的鏡匣:妝~(嫁妝)。 |
卮 | zhī | 古代盛酒的器皿:漏卮。 |
蚯 | qiū | 〔蚯蚓〕俗稱蛐蟮。環節動物。身體柔軟,有環節,生活在土里。有改良土壤作用。 |
蛩 | qióng | 古指蟋蟀。也指蝗蟲。 |
馕 | náng|nǎng | [náng]一種烤制成的面餅,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當做主食。[nǎng]拼命地往嘴里塞食物。 |
蚣 | gōng|zhōng | [gōng]〔蜈蚣〕同“蜈”。[zhōng]〔蚣蝑〕即“螽斯”。 |
坂 | bǎn | 山坡;斜坡:如丸走坂(比喻迅速)。 |
鍪 | móu | 1.古代炊具。似鍋。2.古代武士的頭盔。參見〔兜鍪〕 |
汕 | shàn | 〔汕頭〕市名。位于廣東省東部,臨南海。人口81萬(1997年)。是粵東和閩南的門戶,中國經濟特區之一。 |
寮 | liáo | 小屋:茅寮。竹寮。茶寮酒肆。 |
鴣 | gū | 見〔鷓鴣〕 |
晡 | bū | 申時,即下午三點鐘到五點鐘的時間。 |
婕 | jié | 〔婕妤〕漢代宮中女官名。妤(yú)。 |
捺 | nà | 1.按;摁:捺手印。2.忍耐;抑制:捺著性子。勉強捺住心頭的怒火。3.漢字的筆畫,向右斜下,近末端微有波折,形狀是“?”。 |
崽 | zǎi | 1.〈方〉兒子;小孩子。2.幼小的動物:豬崽兒。 |
聆 | líng | 聽:聆聽。聆教。 |
鈿 | diàn|tián | [diàn]1.在器物上鑲嵌金屬、寶石、貝殼等:寶鈿。螺鈿。2.古代用金翠珠寶等制成的花朵形首飾。[tián]〈方〉指硬幣。也泛指錢財:銅鈿。 |
懵 | měng | 懵懂:~然無知。 |
楣 | méi | 門框上邊的橫木:門楣。 |
* 網站為您提供漢字大全、所有漢字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