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畫的字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佘 | shé | 姓。 |
釙 | pō | 金屬元素,符號Po(polonium)。銀白色,有放射性。釙和鈹混合可制備中子源。 |
苊 | è | 有機化合物的一類,分子式C12H10。無色針狀晶體。可作染料中間體,或用于制造塑料、殺蟲劑及殺菌劑等。 |
氚 | chuān | 氫的同位素之一,符號T(tritium)或31H。原子核中有一個質子和兩個中子。有放射性,用于熱核反應。也叫超重氫。 |
肟 | wò | 有機化合物的一類,通式RR′C=N—O—H(RR′代表烴基)。由醛或酮與羥胺作用生成。 |
妤 | yú | 見〔婕妤〕 |
謅 | zhōu | 編造(言辭):胡謅。瞎謅。謅了一首順口溜。 |
飏 | yáng | 飛揚;飄揚。 |
呋 | fū | 化學音譯用字。如呋喃。 |
沏 | qī | (用開水)沖;泡:沏茶。用開水把糖沏開。 |
岜 | bā | 地名用字:岜山(在山東)。岜謀(在廣西)。 |
坌 | bèn | 1.翻(土);刨:~地。2.塵埃:塵~。微~。3.聚:~集。4.粗劣。5.用細末撒在物體上面。6.笨;不靈巧。 |
杌 | wù | 〔杌凳〕一種小凳。 |
汨 | mì | 〔汨羅江〕洞庭湖水系河流之一。在湖南東北部。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投此江殉節。 |
羋 | mǐ | 1.羊的叫聲。2.姓。 |
纻 | zhù | 苧麻。也指用苧麻纖維織的布。 |
忸 | niǔ | 〔忸怩〕形容不大方或不好意思的樣子。 |
嚦 | lì | 〔嚦嚦〕擬聲詞。鳥清脆的叫聲:鶯聲嚦。 |
咼 | wāi|hé|wǒ|wā|guǎ|guō | [guō]姓。[wāi]歪斜:咼斜。[hé]古同“禾”。[wǒ]1.〔咼墮〕斜垂,如“咼墮髻”(古代婦女一種斜垂的發式)。2.(咼)[wā]古國名。[guǎ]古同“剮”。 |
芴 | wù|hū | [wù]1.一年生草本植物,似蕪菁,花紫紅色,可供觀賞,兼作蔬菜。亦稱“菲”。2.有機化合物,白色片狀晶體,由煤焦油制得。[hū]古同“忽”,忽然。 |
紕 | pī|pí|bǐ | [pī]布帛絲縷等破壞散開:線紕了。把這一團毛線紕開。[pí]1.在衣冠或旗幟上鑲邊:“素絲紕之”。2.所鑲的邊緣:“縞冠素紕”。[bǐ]古代中國西北少數民族所織的獸毛布。 |
邴 | bǐng | 姓。 |
囫 | hú | 〔囫圇〕整個的、完全不缺,如“囫圇吞棗”(喻學習上不加分析,不作消化理解,含糊籠統地接受下來)。 |
兕 | sì | 古代指犀牛(一說雌性犀牛)。 |
愾 | kài|xì | [kài]憤怒,憤恨:同仇敵愾(大家一致痛恨敵人)。[xì]1.嘆息。2.遍及;到:“愾乎天下。” |
忪 | sōng|zhōng | [sōng]見〖惺忪〗。[zhōng]見〖怔忪〗。 |
藶 | lì | 見〔葶藶〕 |
慪 | òu | 1.慪氣。2.使慪氣;使不愉快:你別故意慪我。 |
圇 | lún | 見〔囫圇〕 |
剄 | jǐng | 用刀割脖子:自剄。 |
狃 | niǔ | 拘泥,因襲;習慣了不愿改變:要勇于創新,不要狃于習俗。 |
忮 | zhì | 嫉妒:忮刻(忌刻)。不忮不求。 |
忭 | biàn | 歡喜;快樂:歡忭。忭躍(歡欣跳躍)。 |
憮 | wǔ | 1.愛憐。2.失意的樣子:憮然。 |
佝 | gōu|kòu | 〔佝僂〕由于缺乏維生素D引起鈣、磷代謝障礙導致的骨骼發育不良。俗稱“小兒軟骨病”。 |
見 | jiàn|xiàn | [jiàn]1.看見;看到。2.謁見;拜見。3.見面;會見。4.指接見。5.遇到;接觸。6.見解;見識。7.引申為主意,辦法。8.知道;覺得。9.引申為辨別。10.聽說;聽見;聽到。11.比試;較量。12.預料;想見。13.希望;打算。14.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被動。相當於被,受到。15.用在動詞前面,稱代自己。16.助詞。表示動作持續。17.用在動詞後面。表示結果。18.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謙抑、客套。19.用在表示長寬、體積等數量詞後面。表示約數。20.方言。猶每。[xiàn]1.“現”的古字。顯現;顯露。2.“現”的古字。顯示;表示。3.“現”的古字。現在。4.“現”的古字。現成。5.介紹;薦舉。6.進獻。 |
癤 | jiē | 癤子,皮膚或皮下組織局部性的化膿性炎癥。易發生于頭面部、頸和背部。 |
诐 | bì | 1.辯論。2.不正:诐辭(邪僻的言論)。 |
邰 | tái | 姓。 |
狁 | yǔn | 見〖獫狁〗。 |
阽 | diàn | [yán]“阽”diàn的又音。[diàn]臨近(危險):阽危。阽于死亡。 |
榪 | mà|mǎ | [mà]床前橫木。[mǎ]〔榪杈〕三腳木架。中國四川省都江堰的活動攔水壩,就是用榪杈和滿裝卵石的竹籠做成的。 |
芘 | bì|pí | [pí][芘芣]古書上指錦葵。[bǐ]有機化合物,棱形晶體,淺黃色,不溶于水。可用來制合成樹脂和染料等。 |
軔 | rèn | 支住車輪不使旋轉的木頭:發軔。 |
吲 | yǐn|shěn | [yǐn]1.〔吲哚〕有機化合物。亦稱“氮雜茚”。2.〔吲唑〕有機化合物。亦稱“二氮雜茚”。[shěn]古同“哂”,微笑。 |
邲 | bì | 1.古地名,在今河南滎陽東北。2.姓。 |
诇 | xiòng | 偵察;刺探:~察。 |
陁 | tuó | 見〖盤陀〗(盤陁)。 |
疔 | dīng | 中醫病證名。一種毒瘡。生于頭面及四肢末端,形小根深,狀如釘,故名。 |
氙 | xiān | 氣體元素,符號Xe(xenonum)。無色無臭無味,大氣中含量極少,化學性質不活潑。用來填充光電管、閃光燈等。 |
岙 | ào | 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帶稱山間平地(多用于地名):珠岙。薛岙(都在浙江)。 |
泐 | lè | 1.石頭依紋理裂開。2.書寫:手~。3.同“勒(lè)”。 |
迍 | zhūn | 〔迍邅(spanclass="dicpy">zhàn)〕a.路難行不進的樣子,如“涂迍邅(spanclass="dicpy">zhàn)其蹇連。”b.困頓失意,如“英雄有迍邅(spanclass="dicpy">zhàn),由來自古昔。” |
糺 | jiū|jiǔ | [jiū]古同“糾”。[jiǔ]中國遼金元時代軍隊的一種名稱。 |
邶 | bèi | 1.周朝國名,在今河南湯陰南。2.姓。 |
礿 | yuè | 祭名,中國夏商兩代在春天舉行,周代在夏天舉行。 |
貝 | bèi | 同“貝”。 |
纴 | rèn | 1.織布帛的絲縷。2.紡織。 |
驲 | rì | 也叫傳(zhuàn)車。古代驛站用來送信的車。 |
祃 | mà | 古代在軍隊駐扎的地方舉行的祭禮。 |
* 網站為您提供7畫的漢字有哪些,7畫的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