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15畫的字

    漢字拼音解釋
    sǎng 柱子底下的石礅:石磉。
    liú 1.見〔鵂鹠〕2.〔鹠〕梟的別稱。(lì)。
    hàn 將玻璃﹑金屬等局部加熱﹑熔化,或以熔點較低的玻璃﹑金屬等修補接縫處,使彼此相連接,稱為“銲”:“銅銲”﹑“電銲”。
    古同“”。
    māo|máo [māo]同“”。[máo]同“”。
    (用膝蓋)頂住。
    見〖踧踖〗。
    huī 同“”。
    (馬)肥壯強健。
    見〔醽醁〕
    fàn 同“”。
    古代祭祀名:“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遺以水。”
    同“”。
    jiāo 1.黏性物質,有用動物的皮或角等熬成的,亦有植物分泌的和人工合成的:膠質。膠原。鰾膠。乳膠。萬能膠。如膠似漆。膠合板。2.用橡膠樹的分泌物製成的有彈性的物質:橡膠。塑膠。膠鞋。膠皮。膠布。3.有黏性像膠的:膠泥。膠水。4.粘著,粘合:膠合。膠著(zhuó)。膠柱鼓瑟。5.姓。如商朝有膠鬲。
    è 鼻梁:“舉疾首蹙頞而相告。”
    qiú [yóu][蝤蛑]一種螃蟹,又叫梭子蟹,甲殼略呈梭形,生活在淺海里。[qiú][蝤蠐]天牛的幼蟲,身長足短,白色。
    shuò|xiāo|qiào [xiāo]古同“”。[shuò]1.古代跳舞人手中拿的竿狀舞具。2.以竿擊人。[qiào]古同“”,裝刀劍的套子。
    jué 1.古代朝會時表示位次的茅束:“置茅蕝,設望表。”2.標志。3.古書上說的一種水草。4.古代行泥路的用具。5.一種攔水捕魚的器具:“帆邊漁蕝浪,木末酒旗風。”
    yuè 同“
    wèi 同“”。
    gōu 1.直袖的單衣。2.古同“”,臂套。3.針縫。4.衣褶。
    yuán 古同“黿”。
    sǔn 古同“”。
    古書上說的一種魚。
    同“”。
    xiǎn 同“”。
    máo|méng [máo]1.額上頭發齊眉的一種發式。2.中國古代西南少數民族的一支。[méng]〔覭(míng)髳〕草木叢茸、朦朧不清。
    1.欺騙;謾言:詆諆。2.謀劃:“國王大臣諆議國事。”
    lóu 播種用的農具,由牲畜牽引,后面有人扶著,可以同時開溝、下種并自行覆土。有的地區叫耩子(jiǎng·zi)。
    蕺菜,也叫魚腥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和葉有腥味,可供藥用,嫩莖葉可食。
    同“”。
    1.人類頭上的毛:“頭髮”、“白髮”、“黑髮”、“毫髮無傷”。《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2.比喻為山上的草木。《莊子?逍遙遊》:“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3.姓。如漢代有髮福。
    jué 伯勞鳥:“楚、越間聲音特異,鴂舌踔噪,今聽之恬然不怪。”
    jiān 魚,身體紡錘形,側扁,兩側有數條濃青色縱線,頭大,吻尖。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海洋中。
    上端收斂而口小的鼎。
    gǎo 同“稿”。
    “粗”的異體字。
    chú 見〔籧篨〕
    zhū 1.眾多、各個:“諸事”、“諸子百家”、“諸善男子,善女人”。2.所有、一切。《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諸以前妖惡禁錮者,一皆蠲除之,以明棄咎之路。”《明史?卷二?太祖本紀》:“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3.之於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於”是介詞:“付諸行動”。《論語?衛靈公》:“子張書諸紳。”4.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助詞。《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5.於。《禮記?祭義》:“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6.他、之。《論語?學而》:“告諸往而知來者。”7.姓。如明代有諸茂卿。
    xiè|yè [xiè]1.古同“”。2.木棉的別稱。3.古書上說的一種布。4.端緒。5.古同“”,消除。[yè]繒帛番數。
    tǎng 古代兵器,跟叉相似。
    鳥,背部羽毛顏色純一,中央尾羽比兩側的長,停息時尾上下擺動。生活在水邊,吃昆蟲等。種類較多,常見的有白鹡鸰。
    xiā|hā [xiā]節肢動物,身上有殼,腹部有很多環節。生活在水裏,種類很多:蝦皮。蝦米。蝦子(蝦卵)。蝦兵蟹將(神兵中龍王的兵將,喻不中用的兵將)。[hā][蝦蟆]也作“蛤蟆”。
    chén 1.久陰。2.久雨;雨露充足。
    chǎn 同“”。
    wèi 1.絲織品。2.絲絮。3.絲頭。
    tuó 同“”。
    shùn 古書上指木槿花。
    píng 義未詳。
    kuì 1.古同“”。2.恥辱。
    chā 小船。
    見〔霡霂〕
    téng 〔邆睒〕唐朝南方少數民族六詔之一。
    xuān|juān|juàn [juān]〔鋗人〕古代帝王的侍臣,如“王行,遇其故鋗人”。亦作“涓人”。[xuān]1.盆形平底兩邊有環的小鍋。2.敲玉聲:“展詩應律鋗玉鳴。”[juàn]古同“”,車環。
    guì|huǐ [guì]蟲蛹。[huǐ]古同“”,蛇。
    yǎng 〔駚??〕跳躍前撲,如“有獸焉,其狀如犬,……善駚??。”
    táo “鼗”的異體字。
    tán 同“”。
    同“”。
    huáng 見〔艅艎〕
    * 網站為您提供15畫的漢字有哪些,15畫的字大全。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