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畫的字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瘁 | cuì | 勞累;疾病:鞠躬盡瘁。心力交瘁。 |
齠 | tiáo | 兒童換牙:齠年(童年)。齠齔(指童年或兒童)。 |
錳 | měng | 金屬元素,符號Mn,原子序數25。銀灰色,有光澤,質堅而脆。用于冶煉錳鋼及制銅、鋁等合金。也用作去氧、去硫劑。 |
嵊 | shèng | 嵊州(Shèngzhōu),嵊泗(Shèngsì),地名,都在浙江。 |
鄣 | zhāng | 周朝國名,在今山東東平東。 |
齙 | bāo | 〔齙牙〕突出在嘴唇外的牙齒。 |
媾 | gòu | 1.連合;結成婚姻。例:婚媾。2.交好:媾和。3.雌雄交配:交媾。 |
碓 | duì | 舂米用具,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杠的一端裝一塊圓形的石頭,用腳連續踏另一端,石頭就連續起落,去掉下面石臼中的糙米的皮。簡單的碓只是一個石臼,用杵搗米。 |
櫬 | chèn | 棺材:靈~。 |
蓑 | suō | 蓑衣,用草或棕等編成的雨衣。 |
皙 | xī | 人的皮膚白:白皙。 |
跫 | qióng | 腳步聲:足音跫然。 |
嗵 | tōng | 擬聲詞。心跳聲、腳步聲等:心嗵嗵直跳。他嗵地一下跳到院中。 |
裱 | biǎo | 1.用紙或絲織品做襯托,把字畫書籍等裝潢起來,或加以修補,使美觀耐久:這幅畫得拿去重裱一裱。2.裱糊。 |
睨 | nì | 斜著眼看:睨視。睥睨。 |
蓓 | bèi | 〔蓓蕾〕尚未開放的花朵。 |
戡 | kān | 用武力平定(叛亂):戡亂。戡平叛亂。 |
躚 | xiān | 見〔蹁躚〕 |
嗪 | qín | 譯音用字,如吖嗪、噠嗪、哌嗪。 |
酮 | tóng | 有機化合物的一類,是羰基的兩個單鍵分別和兩個烴基連接而成的化合物。[英ketone] |
禋 | yīn | 古代祭天時升煙的一種儀式。也泛指祭祀。 |
齟 | jǔ | 上下牙齒不相對應,比喻意見不合,相抵觸:雙方發生齟。也作铻。 |
雎 | jū | 用于古人名,如范雎、唐雎,都是戰國時人。 |
磣 | chěn | 1.食物中雜有沙子。見〖牙磣〗。2.丑;難看。見〖寒磣〗。 |
貉 | hé|háo|mò | [mò]同“貊”。[hé]1.也叫狗獾。哺乳動物。外形像狐,但體較胖,尾較短。穴居河谷、山邊和田野間。2.古又同“貊(mò)”。[háo]同“貉(hé)”。用于“貉子”“貉絨”。 |
縭 | lí | 古代婦女的佩巾:結縭(古指女子出嫁)。 |
肄 | yì | 學習:~業。~習(學習)。 |
羧 | suō | 化學用字。是氧和酸組成的合體字。如羧基。 |
覦 | yú | 見〔覬覦〕 |
縟 | rù | 煩瑣;繁重:縟禮。繁文縟節。 |
錈 | juǎn | 刀劍等的刃彎曲。 |
鵪 | ān | 〔鵪鶉〕鳥類。形似小雞,頭小,尾短禿。背褐色,雜有棕白色條紋,腹白色。雄性好斗。 |
鄞 | yín | 1.鄞州(Yínzhōu),地名,在浙江。2.姓。 |
靦 | miǎn | 〔靦腆〕也作?觍。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
煸 | biān | 一種烹飪方法。在燒、燉之前把食物用少量的油稍炒一下。 |
鱟 | hòu | 1.節肢動物,頭胸部的甲殼略呈馬蹄形,腹部的甲殼呈六角形,尾部呈劍狀,生活在淺海中。俗稱鱟魚。2.虹。 |
瘀 | yū | 1.積血。2.血液不流通:活血化瘀。 |
榘 | jǔ | 同“矩”。 |
櫸 | jǔ | 櫸樹,落葉喬木,高可達30米,葉卵形或橢圓披針形,秋天鮮黃色或帶紫紅色,供觀賞,木材堅韌,花紋美觀,可用來制家具或做建筑材料。 |
韞 | yùn|wēn | [yùn]收藏,蘊藏,包含:韞櫝。韞蠢(愚蠢)。石韞玉而山輝。[wēn]1.赤黃色;赤色。2.弓袋;韣(dú)也。 |
骱 | jiè | 〈方〉骨節間相接的地方:脫~(脫臼)。 |
敫 | jiǎo | 姓。 |
遨 | áo | 漫游:遨游。 |
謄 | téng | 謄寫:這稿子太亂,要謄一遍。 |
椴 | duàn | 椴樹,落葉喬木。種類多。花序及果序下具有明顯的舌狀苞葉,堅果球形。木材細致,是制作家具等的優良用材。 |
錆 | qiāng | 〔錆色〕某些礦物表面因氧化作用所呈現的色彩。常與固有顏色不同。 |
锫 | péi | 金屬元素,符號Bk(berkelium)。有放射性,由人工核反應獲得。 |
訾 | zī | [zī]1.同“貲”2.姓。[zǐ]說人壞話:訾議。訾毀。 |
遘 | gòu | 相遇;碰上。 |
經 | jīng | 同“經”。 |
媵 | yìng | 1.古代貴族女子出嫁時陪嫁的人。2.妾。 |
錕 | kūn | 錕铻(Kūnwú),古書上記載的山名。所產的鐵可以鑄刀劍,因此錕铻也指寶劍。 |
跬 | kuǐ | 古稱一舉足(一腳向前邁出后著地)的距離為跬,兩舉足的距離為步:千里之行,始于跬步。 |
錛 | bēn | 1.錛子。2.用錛子削平木料:錛木頭。3.刃出現缺口:刀使錛了。這種刻刀不錈不錛。 |
韙 | wěi | 是;對(常與“不”字連用,指過失或謬誤):冒天下之大不韙。 |
锝 | dé | 金屬元素,符號Tc(technetium)。有放射性,銀灰色,熔點高,耐腐蝕。由人工核反應獲得。是第一種人工合成的元素。用作β射線標準源和超導材料等。 |
楸 | qiū | 楸樹,落葉喬木,高可達30米,葉子三角狀卵形或長橢圓形,花冠白色,有紫色斑點。木材供建筑用。樹皮、葉、種子可入藥。 |
慊 | qiàn|qiè | [qiè]滿足;滿意。[qiàn]不滿;恨:~~于懷。 |
搠 | shuò | 刺;扎(多見于早期白話)。 |
嬡 | ài | 愛女。尊稱對方的女兒為令嬡。 |
* 網站為您提供13畫的漢字有哪些,13畫的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