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畫的字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詵 | shēn | 同“詵”。 |
鲉 | yóu | 魚,體側扁;頭部有許多棘狀突起,口大,生活在近海巖礁間。種類很多。 |
粵 | yuè | 同“粵”。 |
潷 | bì | 擋住渣滓或泡著的東西,把液體倒出:潷湯藥。把湯潷出去。 |
詺 | míng | 1.古同“名”,命名,取名。2.辨別物名。3.直言,真義。 |
靹 | nà | 古同“?”,柔軟的土壤。 |
裝 | zhuāng | 同“裝”。 |
詷 | tóng | 古同“同”,共同。 |
鈵 | bǐng | 堅固。 |
酧 | chóu | 同“酬”。 |
輀 | ér | 古代運棺材的車:~車。靈~。 |
稒 | gū | 〔稒陽〕古縣名,在今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附近。 |
蜋 | láng | 同“螂”。 |
睖 | lèng | 睜大眼睛注視,表示不滿意:她狠狠地睖了他一眼。 |
蓩 | mǎo | 1.〔蓩蓩〕茂盛。2.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草。 |
農 | nóng | 同“農”。 |
蔯 | chén | 〔茵蔯〕一種蒿草,可入藥。亦稱“茵蔯蒿”。 |
蒟 | jǔ | 〔蒟蒻〕即“魔芋”蒻(ruò)。 |
鉟 | pī | 1.古同“鈹”,古兵器,形如刀而兩邊有刃。2.熔化:鉟金。鉟銀。3.旌旗名。 |
飻 | tiè | 古同“餮”。 |
鄟 | zhuān | 1.古國名,中國春秋時魯的附庸國,在今山東省郯城縣東北。2.姓。 |
鄛 | cháo | 〔鄛鄉〕古地名。在今河南。 |
蒧 | diǎn | 1.古人名用字。2.古書上說的一種草。 |
貆 | huán|huān | [huān]同“獾”。[huán]1.幼小的貉。2.豪豬。 |
絹 | juàn | 同“絹”。 |
趍 | qū | 古同“趨”:“巧~蹌兮。” |
禗 | sī | 〔禗禗〕不安而想走。 |
蓨 | tiáo | 古地名,在今河北景縣南。 |
輈 | zhōu | 同“辀”。 |
聖 | shèng | 同“圣”。 |
窩 | wō | 1.禽獸或其他動物的巢穴,喻壞人聚居的地方:窩巢。鳥窩。賊窩。2.臨時搭成的簡陋的小屋:窩棚。窩鋪。3.喻人體或物體所占的位置:窩子。挪個窩兒。4.窪陷的地方:酒窩兒。心窩兒。5.弄彎,使曲折:把鐵絲窩過來。6.藏匿犯法的人或東西:窩主。窩匪。窩藏(cáng)。窩髒。7.鬱積不得發作或發揮:窩火。窩心。窩風。 |
蜎 | yuān | 古書上指孑孓。 |
搌 | zhǎn | (用松軟干燥的東西)輕輕擦抹或按壓,吸去濕處的液體:搌布。紙上落了一滴墨,拿吸墨紙來搌一搌。 |
鲄 | hé|gě | [hé]河豚。[gě]經過加工的魚類食品。 |
綆 | gěng | 同“綆”。 |
稘 | jī|qí | [jī]1.古同“期”,周年:“我見其不逮再稘矣。”2.禾稈。[qí]古同“萁”,豆莖。 |
飽 | bǎo | 1.吃足了,與“餓”相對:飽餐。飽暖。2.足、充分:飽滿。飽和。飽學(學識豐富)。飽含。飽覽。飽受。一飽眼福。 |
蒼 | cāng | 同“蒼”。 |
遞 | dì | 同“遞”。 |
鈿 | diàn | 以金、銀、玉、貝等鑲嵌器物。 |
誀 | èr | 引誘。 |
綒 | fū | 1.粗網。2.大。 |
賈 | jiǎ|gǔ|jià | [jiǎ]1.古國名。2.鷹的一種。3.同“檟”。4.同“假”。5.同“界”。[gǔ]1.做買賣。2.古指開設店鋪做買賣的商人。後泛指商人。3.坐賣。泛指賣。4.買。5.謀求;求取。6.招引;招致。7.古官名。[jià]“價”的古字。 |
輄 | guāng | 車下橫木。 |
詭 | guǐ | 同“詭”。 |
詥 | hé | 諧。 |
跡 | jì | 同“跡”。 |
榀 | pǐn | 量詞。一個屋架叫一榀。 |
鉥 | shù | 1.長針:“一女必有一刀、一錐、一箴、一鉥”。2.刺:“及其為詩,劌目鉥心。” |
碔 | wǔ | 〔碔砆〕同“珷玞” |
锳 | yīng | 鈴聲。 |
艅 | yú | 〔艅艎〕船名。艎(huáng)。 |
禎 | zhēn | 同“禎”。 |
蜄 | shèn | 古同“蜃”。 |
飼 | sì | 同“飼”。 |
綉 | xiù | 同“繡”。 |
膇 | zhuì | 腳腫。 |
骯 | kǎng|āng | 同“骯”。 |
馎 | bó | 〔馎饦〕也叫不托。古代一種面食。 |
鳪 | bú | 〔鳪雉(zhì)〕錦雞。 |
* 網站為您提供13畫的漢字有哪些,13畫的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