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畫的字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袠 | zhì | 同“帙”(zhì)。 |
袞 | gǔn | 同“袞”。 |
舲 | líng | 1.有窗戶的船:舲船。2.小船。 |
麥 | mài | 1.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等多種,子實供磨麵食用,亦可用來制糖或釀酒。通常專指“小麥”(通稱“麥子”):麥田。麥收。麥飯豆羹(指農家粗茶淡飯)。2.姓。 |
铘 | yé | 見“鏌铘”。 |
跁 | bà|páo | [páo]〔跁跒〕a.蹲;b.爬行。[bà]1.〔跁跒〕不肯前。2.〔跁踦〕矮人。 |
鄅 | yǔ | 周朝國名,在今山東臨沂。 |
販 | fàn | 同“販”。 |
銣 | rú | 金屬元素,符號Rb(rubidium)。銀白色,質軟,化學性質極活潑,在光的作用下易放出電子,遇水發生爆炸。用來制光電池和真空管等。 |
硏 | yán|yàn | [yán]同“研”。[yàn]同“研”。 |
紩 | zhì | 1.縫:縫~。補~。2.縫合的地方。3.納。4.索。5.經。 |
秺 | dù | 1.禾束。2.中國漢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成武縣西北。 |
釦 | kòu | 同“扣”。 |
稆 | lǚ | 谷物等不種自生:稆生。 |
隇 | wēi | 〔隇?〕又作“威夷”,險阻。 |
釳 | xì | 1.古代裝在馬頭上像角的金屬裝飾物,用來割除網羅。2.古代結在車轅兩邊,防止馬打架的一種裝置。 |
脙 | xiū | 1.瘦。2.腹脊之間。 |
訞 | yāo | 1.古同“妖”,怪異:“則可謂訞怪狡猾之人矣。”2.巧言貌。3.災。 |
眴 | xuàn|shùn|xún | [xuàn]古同“眩”。[shùn]1.使眼色:“(項)梁眴籍曰:‘可行矣!’”2.受驚的樣子。[xún]目眩。 |
紵 | zhù | 同“纻”。 |
飡 | cān | 同“餐”。 |
蚳 | chí | 蟻卵。古人用來制醬,供食用。 |
躭 | dān | 同“耽”。 |
紿 | dài | 同“紿”。 |
隊 | duì|zhuì | [duì]1.集體的編制單位。2.指一個具有某種性質的集體:球隊;樂隊;消防隊。3.行列。4.特指中國少年先鋒隊。參見“隊日”、“隊旗”、“隊禮”。5.量詞。用於成群成列的人或物。[zhuì]1.墜落。後作“墜”。2.指倒翻。3.引申為低沉。4.殞滅;喪失。 |
趽 | fāng|fàng|páng | [fāng]趼。[fàng]曲脛馬。[páng]小腿彎曲。 |
豽 | nà | 1.古同“貀”。2.猴類的動物。 |
逷 | tì | “逖”的異體字。 |
紾 | zhěn|tiǎn | [tiǎn]紋理粗糙:“老牛之角紾而昔。”[zhěn]1.扭;擰:“紾兄之臂而奪之食。”2.轉化;變化:“禍福利害,千變萬紾。”3.纏絞。4.纏結。5.轉繩。6.單衣。 |
缽 | bō | 同“缽”。 |
铞 | diào | 見〔釕铞兒〕 |
眳 | míng | 1.〔眳睛〕不高興。2.眉睫之間:“眳藐流眄,一顧傾城。” |
眽 | mò | 同“脈(mò)”。 |
牿 | gù | 1.綁在牛角上使牛不得頂人的橫木。2.養牛馬的圈(juàn)。 |
趹 | jué|guì | [guì]騾馬類動物用后腳踢:“有毒有螯,有蹄者趹。”[jué]1.(馬)奔馳:“秦馬之良,戎兵之眾,探前趹后,蹄間三尋。”2.疾行:“敕蹻趹,跋涉山川。”3.飛奔的獸:“要趹追蹤。” |
萐 | shà | 〔萐莆〕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草,大葉可做扇子。 |
蒁 | shù | 1.草名。2.中國唐、宋本草學家稱姜科植物莪術、郁金、姜黃等的肥厚根莖為“蒁”。 |
訢 | xīn | 同“欣”。 |
窔 | yào | 1.室中東南角:“比奠,舉席埽室,聚諸窔。”2.幽深:“巖窔洞房。”3.喻深奧的境界。4.隱暗處。 |
終 | zhōng | 1.結局、最後的時刻:“年終”、“有始有終”、“自始至終”。2.死亡:“送終”、“善終”。3.姓。如漢代有終軍。4.結束、完畢:“曲終人散”、“樂曲終了”。5.人死。宋?歐陽修《瀧岡阡表》:“太夫人以疾終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6.窮究、詳究。宋?朱熹《中庸章句?第一章》:“其下十章,蓋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終此章之義。”7.從開始到末了一整段時間的:“終年”、“終日”、“終生”。8.最後的、最末的:“終點”、“終站”。9.到底、畢竟:“終究”、“終將結束”。 |
訰 | zhùn | 〔訰訰〕雜亂。 |
袽 | rú | 爛衣服或破舊棉絮:“繻有衣袽。” |
絃 | xián | 同“弦”。 |
訛 | é | 1.錯誤:訛字。訛誤(文字、記載錯誤)。訛謬。訛傳(chuán)。以訛傳訛。2.敲詐,假借某種理由向人強迫索取財物或其他權利:訛詐。3.謠言:訛言(a.詐偽的話,謠言;b.胡言亂語)。4.感化,變化:“歲月遷訛。”5.野火燒。 |
豝 | bā | 母豬。 |
觕 | cū | 同“粗”。 |
笰 | fú|fèi | [fú]1.古代一種桿上帶繩的箭。2.古代車箱前后的遮蔽物。從車后登車,車后的門戶即是“笰”。3.古代挽發定冠的簪子。[fèi]削箭使細。 |
菫 | jǐn | “堇”的訛字。 |
脧 | juān | [zuī]男孩的生殖器。[juān]1.剝削:脧削。脧刻(搜刮)。2.削減,縮減。 |
脮 | něi | 古同“鯘”,魚肉腐敗。 |
貧 | pín | 同“貧”。 |
硟 | chàn | 1.用石具碾壓繒帛,使之平展有光澤。2.用以碾壓繒帛的石制工具。 |
菂 | dì | 古書上指蓮子。 |
頂 | dǐng | 同“頂”。 |
笲 | fán | 古代一種圓形竹器:“婦執笲棗栗自門入。” |
菒 | gǎo | 枯草:“及寒,擊菒除田。” |
鱾 | jǐ | 魚,身體側扁,略呈橢圓形,頭小而鈍,口小,綠褐色。生活在海底巖石間。 |
翏 | liù | 1.〔翏翏〕遠遠襲來的風聲,如“而獨不聞之翏翏乎?”2.鳥高飛的樣子。 |
魚 | yú | 同“魚”。 |
笹 | tì | 同“屜”(日本漢字)。 |
* 網站為您提供11畫的漢字有哪些,11畫的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