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10畫的字

    漢字拼音解釋
    xùn 同“”。
    衣袖:“曳獨繭之褕袣。”
    yuán 1.古書上說的一種竹子。2.籃子:“(俺)也不挎那菜笎兒。”
    zhà 〔痄腮〕即“腮腺炎”
    zhé 1.衣衽。2.衣領端。
    diào 1.挐。2.聲。
    jiǔ 鏡。
    rèn 同“”。
    shěn 同“”。
    xuān 同“”。
    cuò 1.鍘(草)。2.鍘碎的草。
    hòng 同“”。
    huī 見〖喧豗〗。
    同“”。
    cái 同“”。
    古同“”。
    古同“”(a.帳子;b.頭巾,如“秦雄諸侯,乃加其武將首飾為絳袙,以表貴賤。”)。
    1.(蟲子)爬動:“蠉飛蠕動,蚑行噲息。”2.一種小蟲:“蚑、蟜、螻、蟻聞之,拄喙而不能前。”
    zhé ◎公制長度單位(“毫米”――千分之一米的略寫mm的舊譯)。
    zhī 見“只1”。
    zhǐ 同“”。
    qí|zhǐ [qí]蝎子一類的毒蟲。[zhǐ]蟲名。
    zhuì|ruì [zhuì]古代一種頂端帶有針刺的馬鞭。[ruì]古書上說的一種竹。
    拌鹽的米糠,發酵后腌菜用(日本漢字)。
    xié 古同“
    zōu 同“”。
    àn 1.古代北方的一種野狗,似狐,黑嘴。2.古代鄉亭的牢獄,引申為獄訟之事。3.古書上說的猿一類的動物。
    干肉。
    1.谷物剛成熟。2.再種。3.植物的根。4.古同“”。
    hóng 同“”。
    hóng 〔耾耾〕大聲。
    huí 同“”。
    同“”。
    jìng 同“”。
    kuà|wù [kuà]1.踏。2.古同“”,兩股間。[wù]踞。
    dāo 古書上指身體形狀像刀的魚,如帶魚、鱭(jì)魚。
    háng 1.一種吃蒿葉的野蠶。2.大貝。
    〔粔籹〕古代一種食品。以蜜和(huó)米面,油煎而成。籹(nǚ)。
    nà|jué [nà]帶襦。[jué]沒有邊飾的短衣。
    jūn 水藻的一種。可食。
    lái 1.古國名,中國春秋時被齊所滅。故地在今山東省龍口市萊子城一帶。亦作“萊”。2.古地名,中國春秋時屬鄭,在今河南省滎陽縣東厘城舊址。3.姓。
    pēi 凝聚的血。
    qiú 弩牙,弩上鉤弦發箭的機具。
    shǎn 同“”。
    suò 〔邏逤〕中國西藏拉薩在唐代的稱呼,如“設備邯鄲道,和親邏逤城。”
    tù|tú [tù]同“”。[tú]同“”。
    tuó|tuō [tuó]衣服的大襟。[tuō]古同“”。
    zhì 1.裝劍的套子。2.古同“”。
    gào “祰”的訛字。
    luàn 古同“”。
    shā 1.用棉蔴纖維、化學纖維等紡成的細縷,用它可以撚成線或織成布:棉紗。紡紗。2.經緯線稀疏或有小孔的紡織品:羽紗。窗紗。紗布。紗帽(古代文官戴的一種帽子,後作官職的代稱。亦稱“烏紗帽”)。3.像紗布的:鐵紗。塑膠紗。
    suàn 1.古同“”:“上方與晁錯調兵笇軍食。”2.竹器。3.姓。
    xié 同“”。
    yuè 〔蟛蚏〕古書上說的一種小螃蟹,可食。
    yǎo|āo|ǎo [yǎo]1.幽靜。2.視貌。[āo]面目不平。[ǎo]古同“”,凹眼睛。
    dīng|dìng [dīng]1.釘子。用以貫物使堅固,其質金屬,或竹木。2.隆起物,釘狀物。3.盯。專注地看;注視。4.緊跟;監視。5.催促;緊逼。6.叮。蚊子等昆蟲螫刺。7.燈。[dìng]1.以釘釘物。2.以銳器刺入。3.縫綴。4.固定。
    dòu 同“”。
    pàng|pán [pàng]“胖”的訛字。[pán]雜物進入眼睛。
    shāo|xiāo [shāo]亂草。[xiāo]1.草根。2.古書上說的一種草。
    xìn|xiàn [xìn]車。[xiàn]〔轉軐〕車跡。
    * 網站為您提供10畫的漢字有哪些,10畫的字大全。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