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鄭昭宋聾的意思 鄭昭宋聾的讀音和出處

    • zhèng
    • zhāo
    • sòng
    • lóng
    成語名稱:
    鄭昭宋聾
    成語拼音:
    [zhèng zhāo sòng lóng]
    成語解釋:
    《左傳·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于齊,曰:‘無假道于宋。’亦使公子馮聘于晉,不假道于鄭。申舟以孟諸之役惡宋,曰:‘鄭昭宋聾,晉使不害,我則必死。’王曰:‘殺女,我伐之。’見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乃殺之。”杜預注:“昭,明也。聾,闇也。”后以“鄭昭
    成語出處:
    《左傳·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於齊,曰:‘無假道於宋。’亦使公子馮聘於晉,不假道於鄭。申舟以孟諸之役惡宋,曰:‘鄭昭宋聾,晉使不害,我則必死。’王曰:‘殺女,我伐之。’見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乃殺之。”
    成語例句:
    鄭昭宋聾,一以免患,一以召禍。況各國競騖于聰明,而我岸然自安其愚暗,將以求免,不亦難乎?★康有為《上清帝第五書》
    是否常用:
    一般成語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結構類型:
    聯合式成語
    形成年代:
    古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鄭炤宋聾
    英文翻譯:
    Zheng Zhaosong deaf
    成語故事:
    鄭昭宋聾的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鄭昭宋聾”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左傳的成語 晉朝成語 Z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聘于 公子 馮聘 鄭昭宋聾 必死 而行 宋人

    成語鄭昭宋聾

    “鄭昭宋聾”的單字解釋

    】:周朝國名。在今河南新鄭一帶。后為韓所滅。
    】:1.明顯;顯著:昭彰。昭著。2.表明;顯示:以昭信守。3.姓。
    】:1.周朝國名(前11世紀中葉—前286)。在今河南商丘一帶。為齊所滅。2.朝代名。1.南朝之一(420—479)。劉裕滅東晉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宋,史稱劉宋。為南齊所滅。2.(960—1279)趙匡胤滅五代后周建立。建都汴梁(今河南開封),國號宋,史稱北宋。1127年4月為金所滅。5月趙構重建政權,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1279年為元所滅。北宋、南宋合稱兩宋。3.響度單位。一毫宋約相當于人耳剛能聽到的聲音響度。舊寫作??。
    】:耳朵聽不見聲音,通常把聽覺遲鈍也叫聾:聾啞。耳聾眼花。

    “鄭昭宋聾”的相關成語

    “鄭昭宋聾”的關聯成語

    * 鄭昭宋聾的意思 鄭昭宋聾的成語解釋 鄭昭宋聾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