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的意思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的讀音和出處
- 言
- 之
- 者
- 無
- 罪
- 聞
- 之
- 者
- 足
- 以
- 戒
- 成語名稱:
-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 成語拼音:
- [yán zhī zhě wú zuì,wén zhī zhě zú yǐ jiè]
- 成語解釋:
- 言者:說話的人;聞者:聽話的人;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進言的人沒有罪過,聽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 成語出處:
- 《詩經·大序》:“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 成語例句:
- 《文選·卜商》:“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分句;用于批評與自我批評
- 結構類型:
- 復句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 英文翻譯:
- He who speaks is not guilty, but he who hears is enough to abstain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復句式成語 上下句成語 多字成語 Y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言者 說話 聞者 聽話的人 足以 值得 警惕 進言 沒有 罪過 引起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的單字解釋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者】:1.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詞組、動詞性詞組后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強者。老者。作者。讀者。勝利者。未渡者。賣柑者。符合標準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義后面,表示從事某項工作或信仰某個主義的人:文藝工作者。共產主義者。3.用在“二、三”等數詞和“前、后”等方位詞后面,指上文所說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兩者缺一不可。4.用在詞、詞組、分句后面表示停頓:風者,空氣流動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語氣(多見于早期白話):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詞。義同“這”(多見于早期白話):者番。者邊。
【無】:[wú]1.沒有(跟“有”相對):從無到有。無產階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2.不:無論。無須。3.不論:事無大小,都有人負責。4.同“毋”。5.姓。[mó]見【南無】。
【罪】:1.犯法的行為:罪大惡極。立功贖罪。2.過失:不應歸罪于人。3.依法給予的刑罰;懲處:判罪。待罪。4.苦難;痛苦:受罪。
【聞】:1.聽見:聽而不聞。耳聞不如目見。2.聽見的事情;消息:見聞。新聞。奇聞。3.有名望的:聞人。4.名聲:令聞。穢聞。5.用鼻子嗅:你聞聞這是什么味兒?6.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者】:1.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詞組、動詞性詞組后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強者。老者。作者。讀者。勝利者。未渡者。賣柑者。符合標準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義后面,表示從事某項工作或信仰某個主義的人:文藝工作者。共產主義者。3.用在“二、三”等數詞和“前、后”等方位詞后面,指上文所說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兩者缺一不可。4.用在詞、詞組、分句后面表示停頓:風者,空氣流動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語氣(多見于早期白話):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詞。義同“這”(多見于早期白話):者番。者邊。
【足】:1.腳;腿:足跡。足球。手舞足蹈。畫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狀像腿的支撐部分:鼎足。3.指足球運動:足壇。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為憑。微不足道。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戒】:1.防備;警惕:戒心。戒備。戒驕戒躁。2.同“誡”。3.戒除:戒煙。戒毒。他把酒戒了。4.指禁止做的事情:開戒。殺戒。5.佛教戒律:受戒。6.戒指:鉆戒。7.姓。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的近義詞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的相關成語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言之無罪,聞之足戒
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
智足以飾非,辯足以行說
言者無罪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順之者成,逆之者敗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順之者興,逆之者亡
方聞之士
謏聞之陋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匹夫無罪
持之有故,言之有理
廣而言之
姑妄言之
極而言之
簡而言之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的關聯成語
言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者字的成語
無字的成語
罪字的成語
聞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者字的成語
足字的成語
以字的成語
戒字的成語
言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者開頭的成語
無開頭的成語
罪開頭的成語
聞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者開頭的成語
足開頭的成語
以開頭的成語
戒開頭的成語
yan的成語
zhi的成語
zhe的成語
wu的成語
zui的成語
wen的成語
zhi的成語
zhe的成語
zu的成語
yi的成語
jie的成語
yzzwzwzzzyj的成語
*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的意思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的成語解釋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