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觳觫伏罪的意思 觳觫伏罪的讀音和出處

    • zuì
    成語名稱:
    觳觫伏罪
    成語拼音:
    [hú sù fú zuì]
    成語解釋:
    觳觫:恐懼得發抖的樣子。指惶恐認罪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成語例句: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2回:“公子宋隨班行禮,全無觳觫伏罪之語。”
    是否常用: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作謂語、定語;指認罪
    結構類型:
    偏正式成語
    形成年代:
    古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觳觫伏辠
    英文翻譯:
    To examine and subdue a crime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觳觫伏罪”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H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恐懼 發抖 樣子 惶恐 認罪

    成語觳觫伏罪

    “觳觫伏罪”的單字解釋

    】:〔觳觫〕因恐懼而發抖。觫(sù)。
    】:見〔觳觫〕
    】:1.身體向前靠在物體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隱藏:潛伏。伏擊。晝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頭承認;被迫接受:伏誅。6.使屈服;降伏:降龍伏虎。7.姓。8.伏特的簡稱。1安的電流通過電阻為1歐的導線時,導線兩端的電壓是1伏。
    】:1.犯法的行為:罪大惡極。立功贖罪。2.過失:不應歸罪于人。3.依法給予的刑罰;懲處:判罪。待罪。4.苦難;痛苦:受罪。

    “觳觫伏罪”的相關成語

    “觳觫伏罪”的關聯成語

    * 觳觫伏罪的意思 觳觫伏罪的成語解釋 觳觫伏罪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