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納節的讀音 納節的意思

    納節 唐、宋節度使改任仆射、尚書、侍郎之稱。 nà jié 納節(納節) 納還朝廷所賜的旌節。亦借指辭官。 《新唐書·齊映傳》:“ 滑毫 節度使 令狐彰 署掌書記, 彰 疾甚,引 映 托后事。 映 因說 彰 納節,歸諸子京師。” 《宋史·岳飛傳》:“ 飛 與 庶 書:‘今歲若不舉兵,當納節請閑。’” 清 吳偉業 《贈何匡山》詩:“早年納節臥滄浪,回首風塵鬢發蒼。”
    • jié

    “納節”的讀音

    拼音讀音
    [nà jié]
    漢字注音:
    ㄣㄚˋ ㄐㄧㄝ ˊ
    簡繁字形:
    納節
    是否常用:

    “納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納還朝廷所賜的旌節。亦借指辭官。

    辭典解釋

    納節  nà jié  ㄋㄚˋ ㄐㄧㄝˊ  

    辭官而繳還朝廷所頒賜的旌節。
    《新唐書.卷一五○.齊映傳》:「映因說彰納節,歸諸子京師。」

    網絡解釋

    納節

    唐、宋節度使改任仆射、尚書、侍郎之稱。
    nà jié
    納節(納節)
    納還朝廷所賜的旌節。亦借指辭官。
    《新唐書·齊映傳》:“ 滑毫 節度使 令狐彰 署掌書記, 彰 疾甚,引 映 托后事。 映 因說 彰 納節,歸諸子京師。”
    《宋史·岳飛傳》:“ 飛 與 庶 書:‘今歲若不舉兵,當納節請閑。’” 清 吳偉業
    《贈何匡山》詩:“早年納節臥滄浪,回首風塵鬢發蒼。”

    “納節”的單字解釋

    】:1.收進來;放進來:出納。閉門不納。2.接受:納降。采納。3.享受:納涼。4.放進去:納入正軌。5.交付(捐稅、公糧等):納稅。納糧。6.姓。7.縫紉方法,在鞋底、襪底等上面密密地縫,使它結實耐磨:納鞋底子。
    】:[jié]1.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竹節。關節。2.段落:章節。3.量詞。表示分段的物體:兩節煙筒。4.節日;時令:國慶節。清明節。5.事項:禮節。細節。6.限制;儉省:節制。開源節流。7.刪略:節本。節錄。8.操守:節操。晚節。9.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持節。10.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約合1.852千米)稱為1節。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jiē]〔節骨眼兒〕〈方〉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骨(gu)。

    “納節”的相關詞語

    * 納節的讀音是:nà jié,納節的意思:納節 唐、宋節度使改任仆射、尚書、侍郎之稱。 nà jié 納節(納節) 納還朝廷所賜的旌節。亦借指辭官。 《新唐書·齊映傳》:“ 滑毫 節度使 令狐彰 署掌書記, 彰 疾甚,引 映 托后事。 映 因說 彰 納節,歸諸子京師。” 《宋史·岳飛傳》:“ 飛 與 庶 書:‘今歲若不舉兵,當納節請閑。’” 清 吳偉業 《贈何匡山》詩:“早年納節臥滄浪,回首風塵鬢發蒼。”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