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潘美的讀音 潘美的意思

    潘美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詢,漢族,大名府人,北宋開國名將之一。潘美與宋太祖趙匡胤關系素來深厚,宋朝建立后,受到重用。李重進叛亂,太祖親征,潘美為行營都監從征。 開寶三年(970年),為行營諸軍都部署、朗州團練使,率軍滅南漢,一開始潘美圍攻賀州。潘美設伏于南鄉岸,大破南漢軍,擒斬伍彥柔。接著連克昭、桂、連三州,進逼韶州。再取韶州,南漢后主出降,南漢滅亡。即日,命潘美與尹崇珂同知廣州兼市舶使。開寶五年(972年),兼嶺南道轉運使。開寶八年(975年)助都部署曹彬伐南唐,南唐滅亡,加檢校太傅、宣徽北院使。太平興國四年(978年)正月,任北路都招討制置使,判太原行府事,隨太宗伐北漢,又被任為知幽州行府事,隨太宗北伐遼,兵敗而回。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八月,以雁門觀之捷封代國公,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改忠武軍節度使,進封韓國公。雍熙三年(986年),宋兵三路北伐遼朝,潘美為云、應、朔等州行營都部署,率西路軍出雁門,所向克捷。不久,因曹彬所領東路軍大敗于岐溝關,潘美等也受詔撤軍,在撤軍過程中,潘美與王侁等逼迫楊業冒險迎敵,置之必敗之地,而又見死不救,致使陳家谷(今山西寧武)兵敗,楊業全軍覆沒,被俘而死。為此,潘美被削秩三等,降為檢校太保。 淳化二年( 991年),加同平章事,數月后死,年六十七。贈中書令,謚武惠。咸平二年(999年),配饗太宗廟庭。潘美在宋真宗時代又追封為鄭王。 (概述圖片來源)
    • pān
    • měi

    “潘美”的讀音

    拼音讀音
    [pān měi]
    漢字注音:
    ㄆㄢ ㄇㄟˇ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潘美”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潘美  pān měi  ㄆㄢ ㄇㄟˇ  

    人名。字仲詢,大名人,為宋初名將。從石守信平揚州、定金陵、北伐太原皆有功,官至忠武軍節度使,封韓國公,卒謚武惠。

    網絡解釋

    潘美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詢,漢族,大名府人,北宋開國名將之一。潘美與宋太祖趙匡胤關系素來深厚,宋朝建立后,受到重用。李重進叛亂,太祖親征,潘美為行營都監從征。
    開寶三年(970年),為行營諸軍都部署、朗州團練使,率軍滅南漢,一開始潘美圍攻賀州。潘美設伏于南鄉岸,大破南漢軍,擒斬伍彥柔。接著連克昭、桂、連三州,進逼韶州。再取韶州,南漢后主出降,南漢滅亡。即日,命潘美與尹崇珂同知廣州兼市舶使。開寶五年(972年),兼嶺南道轉運使。開寶八年(975年)助都部署曹彬伐南唐,南唐滅亡,加檢校太傅、宣徽北院使。太平興國四年(978年)正月,任北路都招討制置使,判太原行府事,隨太宗伐北漢,又被任為知幽州行府事,隨太宗北伐遼,兵敗而回。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八月,以雁門觀之捷封代國公,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改忠武軍節度使,進封韓國公。雍熙三年(986年),宋兵三路北伐遼朝,潘美為云、應、朔等州行營都部署,率西路軍出雁門,所向克捷。不久,因曹彬所領東路軍大敗于岐溝關,潘美等也受詔撤軍,在撤軍過程中,潘美與王侁等逼迫楊業冒險迎敵,置之必敗之地,而又見死不救,致使陳家谷(今山西寧武)兵敗,楊業全軍覆沒,被俘而死。為此,潘美被削秩三等,降為檢校太保。
    淳化二年( 991年),加同平章事,數月后死,年六十七。贈中書令,謚武惠。咸平二年(999年),配饗太宗廟庭。潘美在宋真宗時代又追封為鄭王。
    (概述圖片來源)

    “潘美”的單字解釋

    】:姓。
    】:1.美麗;好看(跟“丑”相對):這小姑娘長得真美。這里的風景多美呀!2.使美麗:美容。美發。3.令人滿意的;好:美酒。價廉物美。日子過得挺美。4.美好的事物;好事:美不勝收。成人之美。5.得意:老師夸了他幾句,他就美得了不得。6.姓。7.指美洲:南美。北美。8.指美國:美圓。美籍華人。

    “潘美”的相關詞語

    * 潘美的讀音是:pān měi,潘美的意思:潘美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詢,漢族,大名府人,北宋開國名將之一。潘美與宋太祖趙匡胤關系素來深厚,宋朝建立后,受到重用。李重進叛亂,太祖親征,潘美為行營都監從征。 開寶三年(970年),為行營諸軍都部署、朗州團練使,率軍滅南漢,一開始潘美圍攻賀州。潘美設伏于南鄉岸,大破南漢軍,擒斬伍彥柔。接著連克昭、桂、連三州,進逼韶州。再取韶州,南漢后主出降,南漢滅亡。即日,命潘美與尹崇珂同知廣州兼市舶使。開寶五年(972年),兼嶺南道轉運使。開寶八年(975年)助都部署曹彬伐南唐,南唐滅亡,加檢校太傅、宣徽北院使。太平興國四年(978年)正月,任北路都招討制置使,判太原行府事,隨太宗伐北漢,又被任為知幽州行府事,隨太宗北伐遼,兵敗而回。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八月,以雁門觀之捷封代國公,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改忠武軍節度使,進封韓國公。雍熙三年(986年),宋兵三路北伐遼朝,潘美為云、應、朔等州行營都部署,率西路軍出雁門,所向克捷。不久,因曹彬所領東路軍大敗于岐溝關,潘美等也受詔撤軍,在撤軍過程中,潘美與王侁等逼迫楊業冒險迎敵,置之必敗之地,而又見死不救,致使陳家谷(今山西寧武)兵敗,楊業全軍覆沒,被俘而死。為此,潘美被削秩三等,降為檢校太保。 淳化二年( 991年),加同平章事,數月后死,年六十七。贈中書令,謚武惠。咸平二年(999年),配饗太宗廟庭。潘美在宋真宗時代又追封為鄭王。 (概述圖片來源)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