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湯的讀音 清湯的意思
清湯 清湯是一種江西風格的餛飩,是江西樟樹市(原清江縣)、新干縣、南豐縣、進賢縣、婺源縣、于都縣及湖北襄陽市的傳統風味小吃,在江西省內十分盛行。 關于清湯,江西中部有句俗語:"“竹膜紙,包丁香,一投投進了贛江,風吹波浪起,趕緊用碗裝”,可知其皮薄透,餡如丁香,湯清澈的特點。
- 清
- 湯
“清湯”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īng tāng]
- 漢字注音:
- ㄑㄧㄥ ㄊㄤ
- 簡繁字形:
- 清湯
- 是否常用:
- 否
“清湯”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沒有菜的湯。白水。辭典解釋
清湯 qīng tāng ㄑㄧㄥ ㄊㄤ 只加調味料而沒有菜的湯。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奴家親自安排與叔叔吃,不強似這伙腌臜人安排飲食,叔叔便吃口清湯,也放心得下。」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一大碗火腿蝦圓雜膾,又是一碗清湯。」
英語 broth, clear soup, consommé
法語 bouillon (cuisine)?
網絡解釋
清湯
清湯是一種江西風格的餛飩,是江西樟樹市(原清江縣)、新干縣、南豐縣、進賢縣、婺源縣、于都縣及湖北襄陽市的傳統風味小吃,在江西省內十分盛行。
關于清湯,江西中部有句俗語:"“竹膜紙,包丁香,一投投進了贛江,風吹波浪起,趕緊用碗裝”,可知其皮薄透,餡如丁香,湯清澈的特點。
“清湯”的單字解釋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湯】:[tāng]1.沸水;熱水。2.溫泉。3.指溫泉浴池。4.帶汁水的菜肴。5.指食物加水煮出的汁液。6.中藥湯劑。7.湯池,護城河。8.商朝的開國之君。又稱成湯、成唐、武湯、武王、天乙等。9.姓。[shāng]亦作“漡”。見“湯湯”。
“清湯”的相關詞語
* 清湯的讀音是:qīng tāng,清湯的意思:清湯 清湯是一種江西風格的餛飩,是江西樟樹市(原清江縣)、新干縣、南豐縣、進賢縣、婺源縣、于都縣及湖北襄陽市的傳統風味小吃,在江西省內十分盛行。 關于清湯,江西中部有句俗語:"“竹膜紙,包丁香,一投投進了贛江,風吹波浪起,趕緊用碗裝”,可知其皮薄透,餡如丁香,湯清澈的特點。
基本解釋
沒有菜的湯。白水。辭典解釋
清湯 qīng tāng ㄑㄧㄥ ㄊㄤ只加調味料而沒有菜的湯。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奴家親自安排與叔叔吃,不強似這伙腌臜人安排飲食,叔叔便吃口清湯,也放心得下。」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一大碗火腿蝦圓雜膾,又是一碗清湯。」
英語 broth, clear soup, consommé
法語 bouillon (cuisine)?
清湯
清湯是一種江西風格的餛飩,是江西樟樹市(原清江縣)、新干縣、南豐縣、進賢縣、婺源縣、于都縣及湖北襄陽市的傳統風味小吃,在江西省內十分盛行。關于清湯,江西中部有句俗語:"“竹膜紙,包丁香,一投投進了贛江,風吹波浪起,趕緊用碗裝”,可知其皮薄透,餡如丁香,湯清澈的特點。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湯】:[tāng]1.沸水;熱水。2.溫泉。3.指溫泉浴池。4.帶汁水的菜肴。5.指食物加水煮出的汁液。6.中藥湯劑。7.湯池,護城河。8.商朝的開國之君。又稱成湯、成唐、武湯、武王、天乙等。9.姓。[shāng]亦作“漡”。見“湯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