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明的讀音 洞明的意思
洞明 洞明,是漢語詞匯,出自《高僧傳·譯經下·求那跋摩》,解釋為透徹地了解。
- 洞
- 明
“洞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òng míng]
- 漢字注音:
- ㄉㄨㄙˋ ㄇㄧㄥ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洞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洞明 dòngmíng
[know completely] 透徹地了解
洞明世故
辭典解釋
洞明 dòng míng ㄉㄨㄥˋ ㄇㄧㄥˊ 洞察明白。
《紅樓夢.第五回》:「又有一副對聯,寫的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網絡解釋
洞明
洞明,是漢語詞匯,出自《高僧傳·譯經下·求那跋摩》,解釋為透徹地了解。
“洞明”的單字解釋
【洞】:[dòng]1.洞穴;窟窿。2.透徹;清楚:洞曉。洞若觀火。3.數目“0”的另一種說法。[tóng]地名,洪洞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洞明”的相關成語
“洞明”的相關詞語
“洞明”造句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積累好你課堂上的得失,珍惜好你生活中的感受。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曹雪芹
睿智者高秒不到世事洞明,精明者玲瓏不到人情練達。夏茗悠
曹雪芹:1、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2、意淫二字,惟心會而不可口傳,可神通而不可語達。3、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4、“什么‘大家彼此’?他們有大家彼此,我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曹雪芹
是在淡薄世事之后,才會洞明凡塵,是在清心內收之時,才會高瞻遠矚.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中年人大多被世俗的生活覆上了青苔,棱角未必全被磨平。只是不輕易揭開示人而已。大冰
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云華圣母洞明前事,又氣又怒的道:“哥哥,那孩兒可是姓楊!你封天封地,我孩兒頗立功勞,怎能不封他為神?”。
他襟懷夷曠,洞明世事,以天趣盎然的文筆著述《閱微草堂筆記》,多以狐鬼故事諷刺腐儒,揭露社會上不合理的地方。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你看,學問和文章兩個詞匯的出現就足以說明,情商可以通過訓練獲得。
* 洞明的讀音是:dòng míng,洞明的意思:洞明 洞明,是漢語詞匯,出自《高僧傳·譯經下·求那跋摩》,解釋為透徹地了解。
基本解釋
洞明 dòngmíng
[know completely] 透徹地了解
洞明世故
辭典解釋
洞明 dòng míng ㄉㄨㄥˋ ㄇㄧㄥˊ洞察明白。
《紅樓夢.第五回》:「又有一副對聯,寫的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洞明
洞明,是漢語詞匯,出自《高僧傳·譯經下·求那跋摩》,解釋為透徹地了解。
【洞】:[dòng]1.洞穴;窟窿。2.透徹;清楚:洞曉。洞若觀火。3.數目“0”的另一種說法。[tóng]地名,洪洞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積累好你課堂上的得失,珍惜好你生活中的感受。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曹雪芹
睿智者高秒不到世事洞明,精明者玲瓏不到人情練達。夏茗悠
曹雪芹:1、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2、意淫二字,惟心會而不可口傳,可神通而不可語達。3、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4、“什么‘大家彼此’?他們有大家彼此,我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曹雪芹
是在淡薄世事之后,才會洞明凡塵,是在清心內收之時,才會高瞻遠矚.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中年人大多被世俗的生活覆上了青苔,棱角未必全被磨平。只是不輕易揭開示人而已。大冰
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云華圣母洞明前事,又氣又怒的道:“哥哥,那孩兒可是姓楊!你封天封地,我孩兒頗立功勞,怎能不封他為神?”。
他襟懷夷曠,洞明世事,以天趣盎然的文筆著述《閱微草堂筆記》,多以狐鬼故事諷刺腐儒,揭露社會上不合理的地方。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你看,學問和文章兩個詞匯的出現就足以說明,情商可以通過訓練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