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殺勿論的意思 格殺勿論的讀音和出處
- 格
- 殺
- 勿
- 論
- 成語名稱:
- 格殺勿論
- 成語拼音:
- [gé shā wù lùn]
- 成語解釋:
- 格:打;格殺:打死;勿論:不論罪。指把拒捕、行兇或違反禁令的人當場打死而不以殺人論罪。
- 成語出處:
- 清 林則徐《體察洋面堵截情形折》:“駛近夷路,概行追擊,倘敢逞兇拒捕,格殺勿論。”
- 成語例句:
- 如有白拒捕等事,格殺勿論。(《負曝閑談》第三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復雜式;作謂語;指可將拒捕的人當場打死而不以殺人論罪
- 結構類型:
- 復雜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格殺勿論
- 英文翻譯:
- kill with lawful authority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格殺勿論”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復雜式成語 G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打死 勿論 行兇 違反 禁令 論罪
“格殺勿論”的單字解釋
【格】:[gé]1.格子:方格紙。把字寫在格兒里。四格兒的書架。2.規格;格式:品格。格律。合格。別具一格。3.品質;風度:人格。風格。性格。4.阻礙;限制:格于成例。5.某些語言中名詞(有的包括代詞、形容詞)的語法范疇,用詞尾變化來表示它和別的詞之間的語法關系。例如俄語的名詞、代詞、形容詞都有六個格。6.姓。7.推究:格物。8.打:格斗。格殺。[gē]形容某些碰擊、斷裂聲:格格。格登。
【殺】:1.使人或動物失去生命:殺生。殺敵。殺雞取卵。殺一儆百。2.戰斗,搏斗:殺出重圍。3.消減:殺風景。4.藥物等刺激身體感覺疼痛:肥皂水殺了眼睛。5.收束:殺價。殺尾。6.勒緊,扣緊:殺車。7.用在動詞后,表示程度深:笑殺人。恨殺。
【勿】:表示禁止或勸阻,相當于“不要”:切勿上當。請勿入內。
【論】:[lùn]1.分析和說明道理:評論。議論。2.分析和說明道理的言論、文章或理論:輿論。社論。歷史唯物論。3.評定;看待:論罪。相提并論。4.介詞。按照:論堆賣。論件計工。[lún]〔論語〕儒家經典之一。孔子弟子編纂的有關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內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和弟子間的談話,涉及政治、經濟、教育、道德和哲學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宋代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
“格殺勿論”的近義詞
“格殺勿論”的相關成語
“格殺勿論”的關聯成語
格字的成語
殺字的成語
勿字的成語
論字的成語
格開頭的成語
殺開頭的成語
勿開頭的成語
論開頭的成語
ge的成語
sha的成語
wu的成語
lun的成語
gswl的成語
格殺什么什么的成語
格什么勿什么的成語
格什么什么論的成語
什么殺勿什么的成語
什么殺什么論的成語
什么什么勿論的成語
“格殺勿論”造句
前東德領導人埃貢克倫茨因對叛變者采取的格殺勿論政策而被定罪。
統帥已下達陣前逃亡者、格殺勿論的命令。
演習視同戰爭,凡怠慢而嚴重貽誤軍情者,一律格殺勿論。
對不肯解除武裝的戰俘,我軍將領已決定格殺勿論。
侵略軍在中國任意踐踏人民的生命,常常是格殺勿論。
安全局官員已經下達了格殺勿論令。
可惜,臨朝的竇太后也跟后來的何太后一樣,并不同意格殺勿論的方案;而這種全面樹敵的做法,則逼得宦官們為自己的生存拼死一搏。
厲王叫巫師算卦,看誰怨謗,格殺勿論。
西周厲王暴虐奢侈,以殺“弭謗”,對批評其過失者,格殺勿論,終使“國人莫敢言”。
閑雜人等退踞屋舍,否則格殺勿論!
* 格殺勿論的意思 格殺勿論的成語解釋 格殺勿論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