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即長,無話即短的意思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的讀音和出處
- 有
- 話
- 即
- 長
- 無
- 話
- 即
- 短
- 成語名稱:
-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
- 成語拼音:
- [yǒu huà jí cháng,wú huà jí duǎn]
- 成語解釋:
- 唐代以后說書藝人用語,有話要說的話,就講得長,沒話要說的話,就簡單講幾句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8卷:“有話即長,無話即短。不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又在王主人家住了半年之上。”
- 成語例句:
- 朱自清《春暉的一月》:“有話即長,無話即短,我到春暉教書,不覺已一個月了。”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分句;用于說話等
- 結構類型:
- 復句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
- 英文翻譯:
- A word is long, a word is short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復句式成語 八字成語 上下句成語 Y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說書 藝人 用語 有話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的單字解釋
【有】:[yǒu]1.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3.表示發生、出現:有病。情況有變化。4.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學問。6.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7.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8.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話】:1.說出來的能夠表達思想的聲音,或者把這種聲音記錄下來的文字:講話。會話。土話。這兩句話說得不妥當。2.說;談:話別。話家常。茶話會。
【即】:1.靠近;接觸:若即若離。可望而不可即。2.到;開始從事:即位。3.當下;目前:即日。即期。成功在即。4.就著(當前環境):即景。5.姓。6.就是:荷花即蓮花。非此即彼。7.就;便:一觸即發。招之即來。聞過即改。8.即使:即無他方之支援,也能按期完成任務。
【長】:[cháng]1.兩點之間的距離大(跟“短”相對)。a)指空間:這條路很長。長長的柳條垂到地面。b)指時間:長壽。夏季晝長夜短。2.長度:南京長江大橋氣勢雄偉,鐵路橋全長6772米。3.長處:特長。取長補短。一技之長。4.(對某事)做得特別好:他長于寫作。5.(舊讀zhàng)多余;剩余:長物。6.姓。[zhǎng]1.領導人:部長。校長。鄉長。首長。2.生:長銹。山上長滿了青翠的樹木。3.生長;成長:楊樹長得快。這孩子長得真胖。4.增進;增加:長見識。長力氣。吃一塹,長一智。
【無】:[wú]1.沒有(跟“有”相對):從無到有。無產階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2.不:無論。無須。3.不論:事無大小,都有人負責。4.同“毋”。5.姓。[mó]見【南無】。
【話】:1.說出來的能夠表達思想的聲音,或者把這種聲音記錄下來的文字:講話。會話。土話。這兩句話說得不妥當。2.說;談:話別。話家常。茶話會。
【即】:1.靠近;接觸:若即若離。可望而不可即。2.到;開始從事:即位。3.當下;目前:即日。即期。成功在即。4.就著(當前環境):即景。5.姓。6.就是:荷花即蓮花。非此即彼。7.就;便:一觸即發。招之即來。聞過即改。8.即使:即無他方之支援,也能按期完成任務。
【短】:1.兩端之間的距離小(跟“長”相對)。a)指空間:短刀。褲子裁短了。b)指時間:短期。夏季晝長夜短。2.缺少;欠:理短。缺斤短兩。別人都來了,就短他一個人了。短你三塊錢。3.缺點:取長補短。說長道短。揭短兒。護短。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的近義詞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的相關成語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
有話便長,無話就短
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話里有話
話中有話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孤陰不長,獨陽不生
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當為秋霜,無為檻羊
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寧為雞尸,無為牛從
千夫所指,無病而死
千夫所指,無疾而死
千夫所指,無疾將死
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無天于上,無地于下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的關聯成語
有字的成語
話字的成語
即字的成語
長字的成語
無字的成語
話字的成語
即字的成語
短字的成語
有開頭的成語
話開頭的成語
即開頭的成語
長開頭的成語
無開頭的成語
話開頭的成語
即開頭的成語
短開頭的成語
you的成語
hua的成語
ji的成語
chang的成語
wu的成語
hua的成語
ji的成語
duan的成語
yhjcwhjd的成語
*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的意思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的成語解釋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