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顗的讀音 智顗的意思
智顗 智顗(公元538年農歷2月16日-公元597年農歷8月3日),中國佛教天臺宗四祖,也是實際的創始者。俗姓陳,字德安。隋代荊州華容(今湖北公安縣)人,祖籍穎川(河南許昌)。世稱智者大師、天臺大師。 七歲即好往伽藍,諸僧口授普門品一遍,即誦持之。年十八,投果愿寺法緒出家。未久,隨慧曠學律藏,兼通方等,后入太賢山,誦法華、無量義、普賢觀諸經,二旬通達其義。 陳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入光州大蘇山,參謁慧思,慧思為示普賢道場,講說四安樂行,師遂居止之。一日,誦法華經藥王品,豁然開悟。既而代慧思開講筵,更受其付囑入金陵弘傳禪法。于瓦官寺開法華經題,從而樹立新宗義,判釋經教,奠定了天臺宗教觀之基礎。 概述內容主要引自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智
- 顗
“智顗”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ì yǐ]
- 漢字注音:
- ㄓˋ ㄧ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智顗”的意思
基本解釋
英語 Zhiyi (538-597)?, founder of the Tiantai sect of Buddhism
網絡解釋
智顗
智顗(公元538年農歷2月16日-公元597年農歷8月3日),中國佛教天臺宗四祖,也是實際的創始者。俗姓陳,字德安。隋代荊州華容(今湖北公安縣)人,祖籍穎川(河南許昌)。世稱智者大師、天臺大師。
七歲即好往伽藍,諸僧口授普門品一遍,即誦持之。年十八,投果愿寺法緒出家。未久,隨慧曠學律藏,兼通方等,后入太賢山,誦法華、無量義、普賢觀諸經,二旬通達其義。
陳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入光州大蘇山,參謁慧思,慧思為示普賢道場,講說四安樂行,師遂居止之。一日,誦法華經藥王品,豁然開悟。既而代慧思開講筵,更受其付囑入金陵弘傳禪法。于瓦官寺開法華經題,從而樹立新宗義,判釋經教,奠定了天臺宗教觀之基礎。
概述內容主要引自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智顗”的單字解釋
“智顗”的相關詞語
* 智顗的讀音是:zhì yǐ,智顗的意思:智顗 智顗(公元538年農歷2月16日-公元597年農歷8月3日),中國佛教天臺宗四祖,也是實際的創始者。俗姓陳,字德安。隋代荊州華容(今湖北公安縣)人,祖籍穎川(河南許昌)。世稱智者大師、天臺大師。 七歲即好往伽藍,諸僧口授普門品一遍,即誦持之。年十八,投果愿寺法緒出家。未久,隨慧曠學律藏,兼通方等,后入太賢山,誦法華、無量義、普賢觀諸經,二旬通達其義。 陳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入光州大蘇山,參謁慧思,慧思為示普賢道場,講說四安樂行,師遂居止之。一日,誦法華經藥王品,豁然開悟。既而代慧思開講筵,更受其付囑入金陵弘傳禪法。于瓦官寺開法華經題,從而樹立新宗義,判釋經教,奠定了天臺宗教觀之基礎。 概述內容主要引自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英語 Zhiyi (538-597)?, founder of the Tiantai sect of Buddhism
智顗
智顗(公元538年農歷2月16日-公元597年農歷8月3日),中國佛教天臺宗四祖,也是實際的創始者。俗姓陳,字德安。隋代荊州華容(今湖北公安縣)人,祖籍穎川(河南許昌)。世稱智者大師、天臺大師。七歲即好往伽藍,諸僧口授普門品一遍,即誦持之。年十八,投果愿寺法緒出家。未久,隨慧曠學律藏,兼通方等,后入太賢山,誦法華、無量義、普賢觀諸經,二旬通達其義。
陳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入光州大蘇山,參謁慧思,慧思為示普賢道場,講說四安樂行,師遂居止之。一日,誦法華經藥王品,豁然開悟。既而代慧思開講筵,更受其付囑入金陵弘傳禪法。于瓦官寺開法華經題,從而樹立新宗義,判釋經教,奠定了天臺宗教觀之基礎。
概述內容主要引自丁福保《佛學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