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奸發伏的意思 摘奸發伏的讀音和出處
- 摘
- 奸
- 發
- 伏
- 成語名稱:
- 摘奸發伏
- 成語拼音:
- [tī jiān fā fú]
- 成語解釋:
- 摘:通“擿”,揭發;發伏:檢舉;伏:隱藏。揭發檢舉隱藏的壞人壞事
- 成語出處:
- 漢·荀悅《漢紀·宣帝紀》:“真摘奸發伏如神,皆此類也。”
- 成語例句:
- 《清史稿·仲永檀傳》:“上乃獎永檀摘奸發伏,直陳無隱,擢僉都御史。”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摘奸發伏
- 英文翻譯:
- Pick up the traitor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摘奸發伏”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T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揭發 檢舉 隱藏 壞人 壞事
“摘奸發伏”的單字解釋
【摘】:1.取(植物的花、果、葉或戴著、掛著的東西):摘梨。摘一朵花。摘帽子。把燈泡摘下來。2.選取:摘要。摘錄。從全文中摘了一段。3.摘借:摘了幾個錢救急。
【奸】:1.奸詐:奸笑。奸計。老奸巨猾。2.不忠于國家或君主的:奸臣。3.出賣國家、民族或階級利益的人:漢奸。內奸。為黨除奸。4.自私;取巧:藏奸耍滑。這個人才奸哪,躲躲閃閃不肯出力。5.奸淫:通奸。強奸。
【發】:[fā]1.送出;交付:發貨。分發。印發。發了一封信。2.發射:發炮。百發百中。3.產生;發生:發芽。發電。發水。發病。4.表達:發表。發布。發誓。發言。發議論。5.擴大;開展:發展。發揚。發育。6.因得到大量財物而興旺:發家。暴發戶。他這兩年跑買賣可發了。7.食物等因發酵或水浸而膨脹:面發了。發海參。8.放散;散開:發散。揮發。蒸發。9.揭露;打開:發現。揭發。發掘。10.姓。[fà]頭發:毛發。須發。白發。假發。理發。
【伏】:1.身體向前靠在物體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隱藏:潛伏。伏擊。晝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頭承認;被迫接受:伏誅。6.使屈服;降伏:降龍伏虎。7.姓。8.伏特的簡稱。1安的電流通過電阻為1歐的導線時,導線兩端的電壓是1伏。
“摘奸發伏”的近義詞
“摘奸發伏”的相關成語
“摘奸發伏”的關聯成語
摘字的成語
奸字的成語
發字的成語
伏字的成語
摘開頭的成語
奸開頭的成語
發開頭的成語
伏開頭的成語
ti的成語
jian的成語
fa的成語
fu的成語
tjff的成語
摘奸什么什么的成語
摘什么發什么的成語
摘什么什么伏的成語
什么奸發什么的成語
什么奸什么伏的成語
什么什么發伏的成語
“摘奸發伏”造句
古往今來,訟師中不乏高人奇士,摘奸發伏,驚心動魄。
自古以來,中國就不乏為民鼓與呼的勇者,摘奸發伏,奸黨喪膽。
何智輝涉嫌賄賂的司法官遭羈押,這是司法體系基于摘奸發伏辦其所該辦。
滿身俠義的他,年少時即向往“檢察官”摘奸發伏,后來果然如愿穿起法袍;雖然只擔任八年多的“檢察官”,卻是*彎司法史上不可或缺的要角。
臺海網(微博)1月11日訊*彎《中國時報》今天特稿分析報道,本來應該為人民福祉摘奸發伏,打老虎拔虎須的“監察院”,卻自己在“監院”互打了起來。
自古軍中驗功,皆憑俘馘、旗幟、鎧仗,有則行賞,故人皆用命,非如獄吏以摘奸發伏為能。
利劍代表法律至上,以追求社會正義維護公道;蛇代表謹慎、敬畏與穩健;大象代表保護普羅蒼生的雄厚實力,象征不懼艱危、摘奸發伏、堅韌不拔。
其為文有若掀天巨浪,一瀉千里,掘理究事,鞭辟入里;摘奸發伏,直揭其隱;記功述過,鑿鑿有據。
* 摘奸發伏的意思 摘奸發伏的成語解釋 摘奸發伏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