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劇的讀音 揚劇的意思
揚劇 揚劇是發源于江蘇省揚州市,成長于上海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它以古老的"花鼓戲"和"香火戲"為基礎,又吸收了揚州清曲、民歌小調發展起來,原名“維揚文戲”,30年代中期稱為"維揚戲",新中國成立后,改稱揚劇,主要流行于蘇中、蘇北、蘇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 2006年5月20日,揚劇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揚
- 劇
“揚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áng jù]
- 漢字注音:
- ㄧㄤˊ ㄐㄩˋ
- 簡繁字形:
- 揚劇
- 是否常用:
- 是
“揚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揚劇 yángjù
[Yangzhou Opera] 江蘇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原名“維揚戲”,流行于揚州一帶
辭典解釋
揚劇 yáng jù ㄧㄤˊ ㄐㄩˋ 一種江蘇地方戲曲。流行于揚州一帶。
也稱為「維揚戲」。
網絡解釋
揚劇
揚劇是發源于江蘇省揚州市,成長于上海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它以古老的"花鼓戲"和"香火戲"為基礎,又吸收了揚州清曲、民歌小調發展起來,原名“維揚文戲”,30年代中期稱為"維揚戲",新中國成立后,改稱揚劇,主要流行于蘇中、蘇北、蘇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
2006年5月20日,揚劇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揚劇”的單字解釋
【揚】:1.高舉;向上升:揚手。揚帆。2.在空中飄動:飄揚。飛揚。3.往上撒:揚場。4.傳播出去:宣揚。5.稱贊:頌揚。表揚。6.指江蘇揚州:揚劇。
【劇】:1.戲劇:演劇。話劇。獨幕劇。這個劇的主題很鮮明。慘劇。丑劇。2.(Jù)姓。3.猛烈;厲害:劇烈。劇痛。劇飲。劇變。加劇。
“揚劇”的相關詞語
“揚劇”造句
在此,我們同樣聽到了來自徐渭式女才張揚劇作之女權不甘雌伏的吶喊。
揚州附近流行的一種揚劇,你可以聽聽.
不單是錫劇團,同樣面臨壓力的還有京劇院、昆劇院、揚劇團、評彈團……十年走來,悲喜交集,但也早已習慣。
揚劇是江蘇省主要地方劇種之一,原名“維揚戲”,主要流行于蘇北、江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
在本劇中,除了能看見梅花獎得主徐秀芳,著名揚劇表演藝術家繆勇、侯長榮這一省揚鐵三角老搭檔外,還將看到揚劇王子、梅花獎得主李政成的精彩演繹。
除了一些經典劇目形式,今年還引進新編大型歷史古裝揚劇《衣冠風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燈戲《楓染秋渡》等新劇種,讓演出內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
日前,他的事跡被浦口區揚劇團搬上了舞臺。
【金陵晚報報道】揚州揚劇、蘇州評彈、丹陽丹劇等,都是全國名氣響當當的地方劇種,可是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六朝古都南京,卻始終沒有自己的地方戲。
此次該劇將由揚劇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繆勇,著名揚劇表演藝術家、梅花獎得主徐秀芳,國家一級演員、影視劇三棲表演藝術家侯長榮三人擔綱主演。
前天下午,江蘇省演藝集團的“揚劇百場(六合·儀征)村鎮行”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 揚劇的讀音是:yáng jù,揚劇的意思:揚劇 揚劇是發源于江蘇省揚州市,成長于上海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它以古老的"花鼓戲"和"香火戲"為基礎,又吸收了揚州清曲、民歌小調發展起來,原名“維揚文戲”,30年代中期稱為"維揚戲",新中國成立后,改稱揚劇,主要流行于蘇中、蘇北、蘇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 2006年5月20日,揚劇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解釋
揚劇 yángjù
[Yangzhou Opera] 江蘇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原名“維揚戲”,流行于揚州一帶
辭典解釋
揚劇 yáng jù ㄧㄤˊ ㄐㄩˋ一種江蘇地方戲曲。流行于揚州一帶。
也稱為「維揚戲」。
揚劇
揚劇是發源于江蘇省揚州市,成長于上海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它以古老的"花鼓戲"和"香火戲"為基礎,又吸收了揚州清曲、民歌小調發展起來,原名“維揚文戲”,30年代中期稱為"維揚戲",新中國成立后,改稱揚劇,主要流行于蘇中、蘇北、蘇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2006年5月20日,揚劇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揚】:1.高舉;向上升:揚手。揚帆。2.在空中飄動:飄揚。飛揚。3.往上撒:揚場。4.傳播出去:宣揚。5.稱贊:頌揚。表揚。6.指江蘇揚州:揚劇。
【劇】:1.戲劇:演劇。話劇。獨幕劇。這個劇的主題很鮮明。慘劇。丑劇。2.(Jù)姓。3.猛烈;厲害:劇烈。劇痛。劇飲。劇變。加劇。
在此,我們同樣聽到了來自徐渭式女才張揚劇作之女權不甘雌伏的吶喊。
揚州附近流行的一種揚劇,你可以聽聽.
不單是錫劇團,同樣面臨壓力的還有京劇院、昆劇院、揚劇團、評彈團……十年走來,悲喜交集,但也早已習慣。
揚劇是江蘇省主要地方劇種之一,原名“維揚戲”,主要流行于蘇北、江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
在本劇中,除了能看見梅花獎得主徐秀芳,著名揚劇表演藝術家繆勇、侯長榮這一省揚鐵三角老搭檔外,還將看到揚劇王子、梅花獎得主李政成的精彩演繹。
除了一些經典劇目形式,今年還引進新編大型歷史古裝揚劇《衣冠風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燈戲《楓染秋渡》等新劇種,讓演出內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
日前,他的事跡被浦口區揚劇團搬上了舞臺。
【金陵晚報報道】揚州揚劇、蘇州評彈、丹陽丹劇等,都是全國名氣響當當的地方劇種,可是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六朝古都南京,卻始終沒有自己的地方戲。
此次該劇將由揚劇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繆勇,著名揚劇表演藝術家、梅花獎得主徐秀芳,國家一級演員、影視劇三棲表演藝術家侯長榮三人擔綱主演。
前天下午,江蘇省演藝集團的“揚劇百場(六合·儀征)村鎮行”活動正式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