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榜安民的意思 出榜安民的讀音和出處
- 出
- 榜
- 安
- 民
- 成語名稱:
- 出榜安民
- 成語拼音:
- [chū bǎng ān mín]
- 成語解釋:
- 榜:官府告示。張貼告示,安撫百姓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4回:“收軍進高唐州城內,先傳下將令,休得傷害百姓。一面出榜安民,秋毫無犯。”
- 成語例句:
- 金玉舟《趙匡胤》第40章:“一方面出榜安民,一方面派部下各將,分兵數路,出城打聽周保權下落。”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于政府行為
- 結構類型:
- 連動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出榜安民
- 英文翻譯:
- Go out to placate the peopl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出榜安民”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連動式成語 C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官府 告示 張貼 百姓
“出榜安民”的單字解釋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
【榜】:[bǎng]張貼出來的文告或名單:榜帖(官府的公告)。紅榜。張榜。光榮榜。榜文。發榜。榜眼(科舉時代稱殿試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書(原指寫在宮闕門額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類的大型字)。[bàng]搖船的用具:榜人(船工)。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穩。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國。3.對生活、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安于現狀(滿足于目前的狀況,不求進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對):公安。治安。轉危為安。5.使有合適的位置:安插。安頓。6.安裝;設立:安門窗。安電燈。咱們村上安有線電視了。7.加上:安罪名。安個頭銜。8.存著;懷著(某種念頭,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問代詞。11.問處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問,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無其事?13.安培的簡稱。導體橫截面每秒通過的電量是1庫時,電流強度就是1安。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出榜安民”的相關成語
“出榜安民”的關聯成語
出字的成語
榜字的成語
安字的成語
民字的成語
出開頭的成語
榜開頭的成語
安開頭的成語
民開頭的成語
chu的成語
bang的成語
an的成語
min的成語
cbam的成語
出榜什么什么的成語
出什么安什么的成語
出什么什么民的成語
什么榜安什么的成語
什么榜什么民的成語
什么什么安民的成語
“出榜安民”造句
他攻下柳州后,出榜安民,號召全城演戲三天,以資慶賀。
于是我率大軍進城出榜安民,重賞太史慈及虞翻等。
吳銘大喜,再用好言撫慰了這幾個頭目,一邊出榜安民,一邊備辦酒食,犒勞軍士,置酒管待耿恭及眾將。
拓跋思忠占據長安后,便出榜安民,救濟百姓,一心等待蜀中派人來接管都城。
郭子儀不去追趕思明,乘勢奪門而入,下令秋毫無犯,出榜安民,百姓安堵如故。
下令秋毫無犯,出榜安民,百姓安堵如故。
玲玲隨即整頓人馬,編制碗城舊部,出榜安民,招撫四方百姓。
當然是你出榜安民了,如果沒有百姓,咱們吃什么,喝什么,另外在派出打糧隊,到附近去打糧了,你在凌城呆過,你應該比我熟悉。
但是他卻是無可奈何,只能在黃忠身旁軍士的押解下緩緩進城,然后眼睜睜的看著黃忠接收了江州城,又出榜安民,穩定了民眾的情緒。
為了防止有人乘亂打劫,李均令人將銀礦、府軍等重要地方守住,然后再來到總管府與俞升商量出榜安民之事。
* 出榜安民的意思 出榜安民的成語解釋 出榜安民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