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人性論的讀音 人性論的意思

    人性論 (英國大衛·休謨著書籍)《人性論》是英國哲學家大衛·休謨創作的哲學著作,以三卷本出版,前兩卷(《論知性》與《論情感》)于1739年出版,第三卷(《論道德》)于1740年出版。 《人性論》從社會角度而非自然科學角度探討了基于公共意見與信念而形成的人的社會本性。全書分三卷,分別為“論知性”、 “論情感”、“論道德”。第一卷闡述認識論,主要說明了知識的起源、分類和范圍,人的認識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質和作用等內容。第二卷以感覺性觀點說明倫理學和美學問題,認為快樂的感覺是善和美的共同基礎。第三卷是在前兩卷基礎上對道德問題的全面闡述。 《人性論》中休謨對人性的分析開啟了西方道德哲學中的情感主義。他認為對于人性的分析不能從理性的抽象原則出發,而應著眼于符合心理法則、表現出價值傾向的現實的個人。他對人性透徹的分析以及對道德善惡標準的界定,為當代政治哲學和道德哲學提供了論說的話題。
    • rén
    • xìng
    • lùn

    “人性論”的讀音

    拼音讀音
    [rén xìng lùn]
    漢字注音:
    ㄖㄣˊ ㄒㄧㄥˋ ㄌㄨㄣˋ
    簡繁字形:
    人性論
    是否常用:

    “人性論”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關于人的共同本質的理論。一般指離開人的社會性和階級性去解釋人的共同本質的剝削階級人性論。人的本質,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在階級社會中,具有社會性的人性通常表現為人的階級性,因此不能離開人的階級性去解釋人性。但是社會性并不等同于階級性,把具有社會性的人性完全歸結為人的階級性,也是不確切的。

    網絡解釋

    人性論 (英國大衛·休謨著書籍)

    《人性論》是英國哲學家大衛·休謨創作的哲學著作,以三卷本出版,前兩卷(《論知性》與《論情感》)于1739年出版,第三卷(《論道德》)于1740年出版。
    《人性論》從社會角度而非自然科學角度探討了基于公共意見與信念而形成的人的社會本性。全書分三卷,分別為“論知性”、 “論情感”、“論道德”。第一卷闡述認識論,主要說明了知識的起源、分類和范圍,人的認識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質和作用等內容。第二卷以感覺性觀點說明倫理學和美學問題,認為快樂的感覺是善和美的共同基礎。第三卷是在前兩卷基礎上對道德問題的全面闡述。
    《人性論》中休謨對人性的分析開啟了西方道德哲學中的情感主義。他認為對于人性的分析不能從理性的抽象原則出發,而應著眼于符合心理法則、表現出價值傾向的現實的個人。他對人性透徹的分析以及對道德善惡標準的界定,為當代政治哲學和道德哲學提供了論說的話題。

    “人性論”的單字解釋

    】: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1.性格:個性。天性。耐性。2.物質所具有的性能;物質因含有某種成分而產生的性質:黏性。彈性。藥性。堿性。油性。3.后綴,加在名詞、動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抽象名詞或屬性詞,表示事物的某種性質或性能:黨性。紀律性。創造性。適應性。優越性。普遍性。先天性。流行性。4.有關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性器官。性行為。性生活。性的知識。5.性別:男性。女性。雄性。雌性。6.表示名詞(以及代詞、形容詞)的類別的語法范疇。語法上的性跟事物的自然性別有時有關,有時無關。如俄語名詞有陽、陰、中三性。
    】:[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選擇;選拔。4.同“”。用力揮動。5.同“”。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類。7.同“”。道理。

    “人性論”的相關詞語

    * 人性論的讀音是:rén xìng lùn,人性論的意思:人性論 (英國大衛·休謨著書籍)《人性論》是英國哲學家大衛·休謨創作的哲學著作,以三卷本出版,前兩卷(《論知性》與《論情感》)于1739年出版,第三卷(《論道德》)于1740年出版。 《人性論》從社會角度而非自然科學角度探討了基于公共意見與信念而形成的人的社會本性。全書分三卷,分別為“論知性”、 “論情感”、“論道德”。第一卷闡述認識論,主要說明了知識的起源、分類和范圍,人的認識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質和作用等內容。第二卷以感覺性觀點說明倫理學和美學問題,認為快樂的感覺是善和美的共同基礎。第三卷是在前兩卷基礎上對道德問題的全面闡述。 《人性論》中休謨對人性的分析開啟了西方道德哲學中的情感主義。他認為對于人性的分析不能從理性的抽象原則出發,而應著眼于符合心理法則、表現出價值傾向的現實的個人。他對人性透徹的分析以及對道德善惡標準的界定,為當代政治哲學和道德哲學提供了論說的話題。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