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相識的意思 不打不相識的讀音和出處
- 不
- 打
- 不
- 相
- 識
- 成語名稱:
- 不打不相識
- 成語拼音:
- [bù dǎ bù xiāng shí]
- 成語解釋:
- 指經過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結交、相處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8回:“戴宗道:‘你兩個今番卻做個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識。’”
- 成語例句:
- 上次鬧了點誤會,還記在心里?不打不相識嘛。來,里面坐。★陸文夫《不平者》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復句式;作分句;形容經過交手而結交
- 結構類型:
- 復句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不打不相識
- 英文翻譯:
- No fight, no acquaintance
- 成語故事:
- 不打不相識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不打不相識”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復句式成語 五字成語 ABAC式的成語 水滸的成語 B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交手 了解 結交 相處
“不打不相識”的單字解釋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買:打油。打酒。打車票。?捉(禽獸等):打魚。?用割、砍等動作來收集:打柴。打草。?定出;計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塊錢。(21)做;從事:打雜兒。打游擊。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種游戲:打球。打撲克。打秋千。(23)表示身體上的某些動作:打手勢。打哈欠。打嗝兒。打踉蹌。打前失。打滾兒。打晃兒(huàngr)。(24)采取某種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馬虎眼。3.從:打這兒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門縫里往外看。打今兒起,每天晚上學習一小時。[dá]十二個為一打:一打鉛筆。兩打毛巾。[英dozen]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識。相距太遠。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相瞞。好言相勸。3.姓。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相親。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長相。聰明相。可憐相。狼狽相。2.物體的外觀: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電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發電機有三個繞組,每個繞組叫做一相。6.相態。7.觀察事物的外表,判斷其優劣:相馬。8.姓。9.輔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于中央政府的部長。12.舊時指幫助主人接待賓客的人:儐相。
【識】:[shí]1.認得:識字。相識。2.知識:常識。學識。3.見解;辨別力:很有見識。遠見卓識。[zhì]1.記住:博聞強識。2.標志;記號:款識。
“不打不相識”的反義詞
“不打不相識”的近義詞
“不打不相識”的相關成語
不打不相識
不打不成相識
不打不成器
素不相識
似曾相識
不打自招
嗔拳不打笑面
抱打不平
八竿子打不著
雷打不動
冰炭不相容
不相上下
不相違背
不相為謀
不相聞問
道不同,不相為謀
道不相謀
風馬牛不相及
各不相謀
各不相讓
“不打不相識”的關聯成語
不字的成語
打字的成語
不字的成語
相字的成語
識字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打開頭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相開頭的成語
識開頭的成語
bu的成語
da的成語
bu的成語
xiang的成語
shi的成語
bdbxs的成語
“不打不相識”造句
有道是不打不相識,打架也是算一種主動的交流方式,總比誰都不理誰強,夫妻天天吵架沒準還越吵越恩愛。于是通過頻繁的戰爭和經濟文化交流,迎來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
古人云:不打不成才,不打不相識。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你我朋友一場,先放你一馬,不過有個前提條件,你若不想挨打,就得請我吃飯,趕緊啊。
嘿,小朋友.我們不打不相識,對吧?你們肯定餓了吧?
要么不打不相識,要么打的*媽不認識。李宮俊
我聽說經常有決斗者不打不相識,心生敬佩,甚至惺惺相惜,發展深厚友情。
云老兄,我們還真是不打不相識啊。
《水滸》中“不打不相識”、“心腹之交”、“一佛出世,二佛涅槃”、“坐臥不安”、“壓肩疊背”、“一帆風順”、“飛針走線”等成語。
不過話又說回來,咱哥幾個真是不打不相識啊。
正所謂不打不相識,方濤覺得這個光頭為人還算豪爽,雖然不是一路人,但至少不是奸猾之輩,于是也沒推辭。
兩人一來二去,倒是成為了好朋友,頗有些不打不相識的意味。
* 不打不相識的意思 不打不相識的成語解釋 不打不相識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