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心動魄的意思 驚心動魄的讀音和出處
- 驚
- 心
- 動
- 魄
- 成語名稱:
- 驚心動魄
- 成語拼音:
- [jīng xīn dòng pò]
- 成語解釋:
-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形容令人震驚、感動、緊張之極。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上卷:“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 成語例句:
- 這部戰爭片中,有不少驚心動魄的場面。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用于說明事物壯觀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魄,不能讀作“pài”。
- 繁體字形:
- 驚心動魄
- 英文翻譯:
- be struck with fright
- 成語故事:
- 驚心動魄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驚心動魄”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小學生成語 含有近義詞的成語 近反義詞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作品 文辭 優美 使人 極大 形容 令人震驚 緊張
“驚心動魄”的單字解釋
【驚】: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驚慌。吃驚。2.驚動:打草驚蛇。3.騾、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來:馬驚了。
【心】:1.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圓錐形,大小約跟本人的拳頭相等,內部有四個空腔,上部兩個是心房,下部兩個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張和收縮推動血液循環全身。也叫心臟。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談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圓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動】:1.(事物)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跟“靜”相對):流動。風吹草動。你坐著別動。2.“働”是“勞動”的“動(動)”的異體字。3.改變(事物)原來的位置或樣子:搬動。挪動。改動。動用。興師動眾。4.使用;使起作用:動筆。動手。動腦筋。5.觸動(思想感情):動心。動怒。動了公憤。6.感動:動人。不為親情所動。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這病不宜動葷腥。他向來不動酒。8.動不動;常常:動輒得咎。影片一經上演,觀眾動以萬計。
【魄】:1.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體而存在的精神:魂魄。2.魄力或精力:氣魄。體魄。
“驚心動魄”的反義詞
“驚心動魄”的近義詞
“驚心動魄”的相關成語
“驚心動魄”的關聯成語
驚字的成語
心字的成語
動字的成語
魄字的成語
驚開頭的成語
心開頭的成語
動開頭的成語
魄開頭的成語
jing的成語
xin的成語
dong的成語
po的成語
jxdp的成語
驚心什么什么的成語
驚什么動什么的成語
驚什么什么魄的成語
什么心動什么的成語
什么心什么魄的成語
什么什么動魄的成語
“驚心動魄”造句
他們展開了驚心動魄的對攻戰,盟軍一浪浪的攻勢余波未盡,德軍又如颶風般狂卷而至。
二戰時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經歷了驚心動魄的四十九天,最終成為二戰的轉折點。
關公戰秦瓊是場勢鈞力敵驚心動魄的對決。這場戰斗驚心動魄,極端慘烈。
戰場上尸首遍野,讓人看的驚心動魄,膽戰心驚。
驚心動魄后的小村莊沒有了往日的安詳和寧靜,取而代之的是滿目的瘡痍和毫無生氣的哀號。
膽小的人無法體會到競爭那驚心動魄的魅力,永遠都感覺不到冒險的樂趣;膽小的人視冒險為人生之大忌。其實,不敢冒險,才是人生最大的憂患。
一聲劈雷,驚心動魄地打下來,呼隆、呼隆,咕咚、咕咚地往下滾,好像幾個空木桶由樓梯上往下滾似的。
戰爭是無情的。不論在哪個地方,都會使人們驚心動魄。
戰士們攻城時,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在腦海回蕩。
飛機盤旋,炮火轟鳴,這場面真是驚心動魄。
* 驚心動魄的意思 驚心動魄的成語解釋 驚心動魄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