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悟造句
“頓悟”的解釋
51、 這一代人,順風順水時豪氣干云,總想有多少宏圖可以施展;一遭重擊則心灰意冷,似乎一夜之間頓悟人生真諦,心再無旁鶩,人再無銳意。
52、 的喊聲后,豁然頓悟,馬上想到了解決之策。
53、 他聽了如黃梁陡醒,頓悟前非,于是盡將神打器具毀去,滌瑕蕩垢,竟如蝕后的日月,光明燦爛,前后判若兩人了。
54、 一轂轆扒將起來,拜著道土道:“多蒙仙長佳果之味,不但解了饑渴,亦且頓悟前生。
55、 幾個字如電光火石般在腦海中一閃而過,秦川眼前一亮,豁然頓悟。
56、 戰之意,取占、戈二字,意為占得上風,方能止戈,修仙一途,猶如逆水行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平心靜氣,潛修頓悟,方可大成……
57、 藝術覺悟是由無數的漸悟達成的頓悟。
58、 見孫甲頻頻點頭,豁然頓悟,又傳了他臨御技巧和審形查貌方法,甚么。
59、 夜來錢塘江潮信至,魯智深忽然頓悟,了然了師傅的偈言,在六和寺坐化。
60、 倒是張浚和秦檜私下提醒高宗,若把淮西兵馬歸其節制,則岳飛手握南宋十五萬精兵,倘若一旦有變,他軍無一能制,慎應防其擁兵自重,尾大難掉,高宗頓悟,合兵事罷。
61、 同時他也希望自己在以后的人生中慢慢頓悟道理,以達古圣先賢那般的智慧。
62、 唐高僧慧能為禪宗六祖,主頓悟說,為南宗之祖師。
63、 沉浸在紛雜的晚清瑣聞之中,他似乎頓悟了點兒什么,可是,細想想又說不清……
64、 為何富者厭粱肉,為何貧者甑生塵?頓悟蒼天終聵聵,毅然荷戈上征程。
65、 法融提出“菩提本有,不須用守;煩惱本無,不須用除”,為禪宗南宗頓悟說的產生作了鋪墊。
66、 一詞為古印度語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
67、 三十二師在頓悟寺的陣地失守,著令你部務于明日重新占領橋亭宅頓悟寺陣地并堅守之。
68、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養浩然之氣,謂儒之性;悲天憫人,修身養性,在頓悟之中,謂禪之境;大道通天,步履維艱,若無中生有,謂道之韻。
69、 但是現在一進階境界,馬上一步登天,最重要的是還在靈武的領悟上,再有頓悟,參悟五靈步法其中意境神韻后,才可以突飛猛進,十步之內,將虎威激發到巔峰。
70、 按照頓悟時所明了的方法,郭京嘗試了很多次,感覺冥冥中好似觸到了一鱗半爪,但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卻始終無法真實感應到。
71、 對比密宗,禪宗更講究頓悟,到了惠能大師那里,理論上達到了即心即佛的覺悟高度,甚至無需打坐參禪了。
72、 陸秋原這么一說,幾個小子豁然頓悟!點頭點的跟小雞叨米似的。
73、 要說是像大長老那樣,老來頓悟,洗心革面隱居不出他還信上幾分。
74、 比如,在早期禪學的介紹中,晉宋間首倡心佛說與頓悟說的竺道生,倡積學頓悟說的謝靈運應當一提。
75、 禪家尤重頓悟,今友軍能于前賢中吸精納髓,了然于心,開悟于懷,直陳于筆,此誠善學之人,善悟之人也。
76、 釋迦勸她將心比心,果然勸化鬼子母,令其頓悟前非,成為護法諸天之一。
77、 他說這話好似頓悟前非,若是還坐著實在于理不合。
78、 開悟得到的神通,只是學會,想要完全掌握,理解其中的真正奧妙,還需要時間來打磨,而頓悟,則是直接理解神通的全部奧秒,只需要時間去熟悉便行了。
79、 晚會共分“發心初悟”“黃梅求法”“頓悟明心”“開示壇經”“一花五葉”五個樂章,以寧靜而博大,悠揚而恢宏的聲韻打動不少觀眾的禪心。
80、 沈君山思維本不僵化,聽敖巖這么一說,立時有豁然頓悟的感覺,笑道:前輩不愧是前輩,萬法歸一這個說法實在是精彩。
81、 眾里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畫亦然,畫到一定程度,忽地發現了這就是自己想要的,看似頓悟,其實是漸悟,又,頓漸何曾分著?netease。
82、 這段時間,太岳經過長久的冥想,終于豁然頓悟,對宇宙大道有了一絲明悟。
83、 8年工作經驗,太tm耿直,白領轉藍領;一夜頓悟,藍領轉白,轉金。
84、 不嫌棄,不嫌棄,王統領終于頓悟,棄暗投明,朕高興都來不及呢,從今往后,你就留在本國大營,軍職依然照舊,日后再論功封賞。
85、 馬子建沒走多遠,龔安華頓悟那句歇后語,失笑并嘀咕,也不能民兵連長騎石磙。
86、 董文華頓悟語塞,過了會嘆氣道“算了,不和你爭了”。
87、 艾米大徹大悟地一拍桌子,釋迦摩尼頓悟成佛的喜悅都未必比她來得發自內心。
88、 因此,就如心理學談人的成就時會有“漸悟說”與“頓悟說”之分。
89、 改名風波之后,鄧艾頓悟了,不再執著于自己的口吃,既然不能伶牙俐齒、口若懸河,那就干脆做一個訥于言而敏于行的人。
90、 光明在盈盈尺幅間寄情寫情,作品依物隨行,毫無刻意痕跡,抒發了他對生活的摯愛之情,達到一種融會精神與自然的境界,讓人從壯美中體會到生命的頓悟。
91、 盧生頓悟,便拋卻俗念與那仙人學道去了。
92、 完全由他自創,跟云川卻無絲毫關系,當時云川不想因頓悟而讓單子楓心存執念,才沒有告訴單子楓真相。
93、 七絕散人得高人點化終于頓悟前非,立志要重生之余,卻發現自己心里多了一分難以割舍的情懷!世間情苦最是難忍,七絕散人終究還是沒能忍住去追求自己人生的幸福。
94、 有空多琢磨琢磨下,法者之境,進度可能緩慢,可不要一日落下,孜孜不輟不輟,終有一朝頓悟。
95、 他倡導的“平常心是道”和“即心即佛”是“頓悟”說的重要元素。
96、 入道癡迷神頓悟,詩詞曲賦競風流。
97、 惠能“即心即佛”、“頓悟成佛”、“自性自渡”以及“生活禪”等理論,都集中反映在壇經之中。
98、 先秦陽剛學說,漢人天道自然理論,魏晉玄學,唐代禪宗頓悟說,宋儒理氣之論,明人心學,都對書法的發展有極大影響。
99、 有時候,是一場劇戰之后的頓悟;有時候,是閉關數載后的明悟;甚至有時候,是觀一只樹葉飄落軌跡時心領意會。
100、 塔主凈藏禪師,是唐代著名高僧,是六祖慧能的得意弟子,自禪宗五祖亂法后,形成以神秀為代表的主張“漸悟”的北禪和以慧能為代表的主張“頓悟”的南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