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韻造句
“音韻”的解釋
51、而文場的音樂與唱腔卻又是音韻繚繞、幽美動聽。
52、后,任北京師大國文系主任,參加語絲社,并致力于音韻學研究,從事文字改革工作,精于古代漢語,有音韻學和辭書等著述多種。
53、憑欄“映旭橋”,遠眺初升紅日;獨倚“聽篌橋”,聆聽古絕音韻。
54、有對歌、盤歌、山歌、蓐草鑼鼓等,生動形象,音韻和諧,情真意摯,優美悅耳。
55、這也正是小學的主要內容,包括音韻、訓古等。
56、梁麗霞)抽象藝術家錢鈴戈女士主題為“音韻圖現”的藝術作品展,昨天上午在市圖書館開幕。
57、好在王夫子還是一位比較稱職的教授,在考校了武清一些關于音韻的基礎知識后,滿意地繼續講解《孝經》。
58、此詩運用迭章、迭句手法,每章結構相同,只更換少數字句,這樣反復詠贊,音韻繚繞;優美的樂句與新娘的美貌、愛情的歡樂交融在一起,十分貼切地渲染了新婚的喜慶氣氛。
59、姚華于書畫、文字學、音韻學、戲曲理論、詩文、詞曲方面無所不精,除陳師曾外,當時無出其右者,有論者又稱他為當時畫壇的“班頭”。
60、每株植物講的故事并不一樣,有些像信筆拈來,但仔細琢磨,每個章節的排序,每句話的音韻,每個字的出現,無不經過細密布局,層層相扣。
61、新刊“百城賦”中的絕大多數作品也都力求句式整煉、俳偶,其中《北京賦》、《洛陽賦》等作品辭藻繡錯綺交、音韻抑揚頓挫,有金聲玉潤之美。
62、像音韻訓詁這些窮幽極微的“小學”,王力講得深入淺出,將初學者眼中的“畏途”變為“坦道”【造 句 網】。
63、發生在漢代長安的故事、梆子腔鼻祖的音韻,這兩者之間似乎應該有地域上的天然聯系,估計在西安演出時,此處定然會引起不小的共鳴。
64、當她穿山越谷,且歌且舞流經祁東縣歸陽新甲嶺下,那濤音韻歌立即醉成了如歌的行板,更加美妙動人。
65、如對聯中出現疊字、復字、回文、諧趣、音韻等等,可以視具體情況而定。
66、而此時,他常到胡適家長談的卻是音韻學和國語羅馬化問題。
67、大自然的音韻真是太吸引人了,我愛大自然的音響世界。
68、為了準確解釋儒家經書,古文經學者對文字、音韻、訓詁作了精深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學術觀點,撰為著述,如齊歆認為“六書”。
69、說是蔡邕在吳縣,聽到炊火中有異聲,于是從烈火中救出一段梧桐木頭,用它制成七弦琴,音韻清美無比。
70、為孩子取名不是簡單的五行生克、音韻筆劃,更多的是文字寓意,中國文字是傳統文化的載體,這其中傳遞了誠摯的勸勉和殷切的期冀。
71、它承載著人們對人和事愛憎分明的感情,形式活潑、語言樸素、明快生動、音韻和諧、鏗鏘悅耳、易于傳唱,很有生命力。
72、當代許多音韻學家如羅常培、魏建功、白滌洲、趙蔭棠、王靜如、丁聲樹等或是他的學生,或受過他的教益。
73、李長庚認真鉆研了許慎、徐鍇、顧炎武、朱駿聲等人的文字、音韻、訓古專著,結合語用學和語義學的觀點,全方位地對現代漢字進行了分析研究。
74、劉成對音韻涉獵較多,正所謂一通百通,雖不擅長此道,卻是能熟知這兩種樂器的,他吹奏得并不好,但是那是相對于專業水平極高之人而言。
75、劉郎君,奴家身無長物,這些年卻也積攢了些許錢財,可以盡數奉送給主人家,奴婢也識得些詩書經籍,粗通音韻,可以為郎君作一整理文卷的婢女,希望郎君垂憐。
76、當年在書院任教者不乏當時名流,如著名地理學家楊守敬、數學兼翻譯家華蘅芳、音韻學家沈曾植等。
77、郎朗今天演奏寶石鋼琴后表示,這架琴擁有超級美的音色,鋼琴產生的特殊音韻別具靈性,讓他覺得很震驚。
78、他讀得很慢很沉很用力,帶著戲曲念白的特殊音韻,古里古氣,像古人在吟。
79、同時,它也是出色的歌唱家,鳴聲嘹亮而且富于音韻,能發出各種旋律和音調的聲音,從低而粗的咯咯聲,至輕快如鈴的吹哨聲。
80、舍弟年幼,沖撞先生雅興,請先生萬勿介懷!先生音韻高雅,曲風悠揚,只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