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造句
“陶淵明”的解釋
51、后來,陶淵明一心歸隱山林,成為了著名的田園派詩人。
52、這些,就構成陶淵明作為一個得自“江山之助”的杰出田園詩人的重要底蘊。
53、對陶淵明的品評是元好問詩學批評最重要的內容。
54、陶淵明是我國歷史上的著名隱士,同時也是田園詩歌的開山鼻祖。
55、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周敦頤
56、通過對這種生存范式的實踐,陶淵明最終由一個漂泊的、苦悶的士人,轉變成了一個詩意地棲息于大地之上的詩神。
57、村落有點像陶淵明筆下的悠然見南山,再伴以深秋的絕美“楓色”,文字已經難以形容這樣的畫面。
58、而胡適講陶淵明的自然主義,“是他實地經驗過來的,平生實行的自然主義”,而不是“揮塵清談的口頭玄理”。
59、但店家的圖片配得美貌,溫暖地盛在粗厚碗里的紅糖、悠然灑落的桂花、閑閑捧茶的女子,像陶淵明歸田園居的現代版廣告。
60、(家里沒有老萊子妻子那樣的老婆),說明陶淵明對他的妻子有所不滿,其原因乃是她未能對自己的棄官歸隱表示充分理解。
61、“高雅閑淡,自成一家之體,今之秉筆者誰能及之?”宋代詩人更是常把他與陶淵明、白居易、柳宗元相提并論。
62、屈原服菊花很救,最著名的喜歡句話的是近代的陶淵明,他被稱為菊友,菊癡,菊迷,迷了菊了。
63、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64、詩意的酒趣,飄溢酒香的詩歌,在陶淵明充滿詩意和酒香的生命中妙合無痕,和諧完美。
65、有一點也許能窺見老人心境的變化——以前他最愛陶淵明的“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現在,他信奉“為善最樂,能忍自安”。
66、云無心的名字,源于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博文中的那些食物于他,有點回歸生活的意思。
67、這首《歸園田居》是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回到家鄉耕田時作。
68、而且根據家譜及附近墓碑上的文字記載,陶淵明故里居住在牛眠地,在其44歲的時候,故里發生火災,陶氏就從此地往外遷出,發展到如今的蔡河村。
69、采菊南山,陶淵明志逸四海,不為五斗米折腰。
70、兩年后崔氏給陶淵明生下一個小兒,乳名阿通,隨陶淵明隱居此地,過著夫耕于前、妻鋤于后的平靜生活,志同道合,安貧樂賤。
71、看著臺上戲子花花哨哨的舞動,臺下村民紛紛叫好,高林突然想起陶淵明在兒子死后寫的一首詩《挽歌》的句子來:親戚或余悲,他人業已歌。
72、陶淵明發舒歸隱之志的詩歌,往往是暢所欲言,而寄托故國之思的詩歌,則往往是微婉其辭,便如這首。
73、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里說其“短褐穿結,簞瓢屢空”,“短褐”就是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即使這樣的衣服還有洞和補丁。
74、用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來結束本文: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75、臨別那天夜晚,蘇轍送到船上,蘇軾舊病復發,蘇轍也終夕不寐,于是對兄長朗誦起陶淵明的詩勸其止酒。
76、陶淵明是著名的文學家,寫下了《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一批影響深遠的文學作品。
77、陶淵明忍饑、安貧、不仕要求自己還是卓有成效的,他常常以古代貧士的事跡來激勵自己,每每到了無衣無食的貧困無助之時,充滿了怨恨之情和自我寬慰之心。
78、往年都是枯黃的雜草,今年居然大片大片的,20141017奔跑吧兄弟第2期都是金黃的小野菊,真是奇了,千杯萬盞,就是陶淵明,也該嘆為觀止了。
79、讓人仿佛看到陶淵明手拿鋤頭,為種植在籬笆邊的秋菊除草,歇息之余手搭涼棚眺望遠山的景色。
80、山南景區有唐代詩人李白寫下“望廬山瀑布”千古名句的秀峰,晉代詩人陶淵明故里和桃源勝境等。
81、我們家也是從江西出來的,陶淵明是晉朝時候人,那時候還沒有科舉,高門大戶壟斷了官職,還定下了九品中正制,把天下的家族分為九品。
82、慧遠、陶淵明、陸靜修虎溪三笑的故事,是多么美好的掌故佳話。
83、李清照命其室曰“歸來堂”,自號“易安居士”,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有“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句。
84、如梅之于宋代林逋,竹之于東晉王子猷,菊之于陶淵明。
85、遭受官場排擠,賦閑在家,沒事到處掐花揪草、惹是生非的陶淵明,誤闖桃花源開始,外來的**和塵世間的腐敗,就進入了桃花圣地。
86、同時,它不僅立意與陶淵明有別,而且以古喻今,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87、是圖寫秋風呼號之中,一高士撫古松而悵望,似有所思,身后童子抱書而沉吟,有陶淵明“撫孤松而盤桓”之意。
88、眼望滾滾而逝的菊江水,滿目蕭條,霜寒菊艷中,哪兒去找尋陶淵明單薄的身影……
89、相比于陶淵明的逃離世俗,劉知幾、吳兢的追隨理想,明代大清官海瑞的辭職就頗有些賭氣的意味。
90、之得名,相信為陶淵明所改,根據《太平御覽》引用《陶靖節集讀山海經詩》,“刑天”。
91、我們就像陶淵明筆下的漁人,正經歷深邃而神秘的喀斯特水溶洞,前往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被人們稱為當今桃花源的村子壩美。
92、蘭亭題序,王羲之酒酣耳熱,書蘭亭不世名篇;采菊南山,陶淵明志逸四海,不為五斗米折腰。
93、畫中的陶淵明瘦骨清健,仙風道骨,頗有隱者之風。
94、學會舍棄,陶淵明找到了自得其樂的和諧之風,并由此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田園派詩人。
95、陶淵明名潛,潛形菊芳里,陶然菊品中。
96、“非典”造成的代價是讓人痛心的,“一之為甚,其可再乎?”陶淵明說:“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97、事實上,曾經的中國,并不缺乏諸如此類的信仰,比如孟子式的安貧樂道,比如陶淵明式的寄情山水,再比如細民百姓在一粥一飯中獲得的簡樸的快樂。
98、陶淵明這時早已覺得自己是東晉的遺民,現實生活卻使他有志難酬,從而對天道也產生了懷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