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造句
“陶器”的解釋
51、 唐代有著名的三彩釉陶器和青白瓷。我想知道它們的一些藝術特征。
52、 窯用于加硬,燃燒或烘干物料如谷物、粗粉或粘土的各式的小窯,特指用來焙干或燒陶器的。
53、 銅棺內隨葬豐富的銅器和豆、等陶器.
54、 隨葬器物較為豐富,出土有陶器、銅器、漆器、鐵器、金銀器等。
55、 從出土的陶片來看,與宣漢羅家壩遺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較為接近,因此斷定H8應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堆積。
56、 隨著原始農業的發展,物質生活日漸寬裕,人們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陶器的燒制中。
57、 在島上及船上的活動有拉大缸表演,世界陶藝雜志展,外島古陶器展及古陶址訪問.
58、 然而,很難說出哪種木制品曾經存在于某個歷史時期,因為它們并不像陶器或金屬器皿的使用時間長久。
59、 由于考古人員在附近發現了一處陶器作坊,挖掘出的每具干尸都帶有陪葬的陶器,所以推斷人們當時可能還生活在半農業、半放牧社會。
60、 古城中出土有銅器、金銀器、陶器、織布機紡織品等。
61、 答案是出口:首先是輕工業產品,例如生絲和陶器;然后是工業原材料,比如鋼鐵和化工產品。
62、 陶器放在外貌讓熾熱的太陽烘曬焙干。
63、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華,在初唐、盛唐時達到高峰.安.
64、 紅陶器上常有彩繪的幾何形圖案或動物形花紋,是仰韶文化的最明顯特征,故也稱彩陶文化。
65、 陶器的優點在于比木器更容易保持清潔.
66、 同時,流行赭色陶器的文化從拉賈斯坦邦延伸到恒河平原.
67、 商店應該張貼吸引在校年齡人群的陶器的招貼畫.
68、 墓中有陶器、銅器、玉器、漆器等生活用具和珍貴的殉葬品.
69、 陶器以黑陶為特色,制作精美,有的甚至涂漆.
70、 有幾次我還爬上山頂,在殘垣斷壁中尋找陶器瓦罐。
71、 發現有居址、大量石器、陶器、玉器,清理處253座墓葬.
72、 我們要采購陶器和磁漆,陶器,整套餐具,餐具,廚房用具。
73、 青銅器時代的陶器,除了保留早期繩紋和幾何印紋的傳統外,還有一種經過較高火候燒制而接近結晶的硬陶。
74、 好像得用木錘把它敲細,直到里面沒有顆粒了才能做陶器,對吧?
75、 紫砂陶器的生產,仍需沿用傳統的方式.
76、 遠古以前,祖先既無可耕之地,也沒烹煮用的陶器,必須靠腋窩下加熱的木屑泥維生。
77、 商周陶器生產最有價值的發明為陶盤和用于建筑的陶磚、拱形陶瓦。
78、 除了一柄式樣別致的雕花匕首之外,貨箱里全是陶器,而且大部分都碎了.
79、 征溪口貝丘遺址位于辰溪縣東部,遺址總面積近萬平方米,實際發掘面積88平方米。遺物以陶器為主,石器次之。
80、 “我一直對發現古人的遺存感興趣,特別是陶器或金屬器皿,”他說道。
81、 高嶺土,瓷土一種細黏土,在制陶器和耐火材料時使用,也可用作紙張和紡織片的漿料或涂層.
82、 嘗試一個新愛好:無論是陶器、普拉提還是三項全能運動。
83、 日本繩文時代出土的陶器上就有紋樣出現,隨著宮廷貴族和武士的大量使用,紋樣漸變為家徽并傳承至今。
84、 墻上的壁畫記錄了他一生的主要功績,除了開墾荒地,口嘗百草,播種五谷,汲水灌溉外,還有日中為市,造陶器,嘗藥治病等。
85、 近日,昌平區城南街道北京灣小區外,幾名農民工在挖電纜溝時挖出兩個陶器,今天上午,經昌平區博物館工作人員鑒定,文物屬于漢代。
86、 13日,記者參觀了武漢性學博物館的展品,發現這些制作精巧的性文物,幾乎涵蓋所有生活用品,比如陶器、水壺、茶杯、碗筷等。
87、 發現的遺跡有道路、灰坑、灰溝、房址、煉鐵爐等,出土了陶器、瓷器、鐵器、青銅器、石器、錢幣等遺物。
88、 石灣陶器起源于新石器時代,1977年河宕舊墟貝丘遺址的發掘證明了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石灣一帶就居住了制陶業相當發達的原始農業部落。
89、 1958年,黃石陶器廠成立,開始生產工業陶,以陶代鋼,有陶制水輪泵、耐酸缸等產品,陶制水輪泵還被選送北京參展。
90、 據悉,從漢墓出土的陶器和青磚來看,營城子地區西漢時期制陶、制磚業都很發達,但考古卻從未發現漢代窯址。
91、 10月31日,在捷克奧洛穆茨市的一家幼兒園里,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陶器。
92、 唐蘭先生說:《甘肅考古記》上所載的辛店時期陶器所有的所謂‘圖案’,實際上應該是一種文字。
93、 此刻他在辦公室里手拿著匯報材料,可是實際上就呆呆地坐在椅子上,雙眼卻靜靜盯住案頭上那件不倒翁的陶器,像是盯住某個遙遠的地方。
94、 滿架是書籍,左面沙發的案幾上還有幾件古陶器,陶器上的線條和顏色,有些已經駁落。
95、 出土的陶俑主要有風帽俑、籠冠俑、小冠俑、鼓吹騎馬俑、陶雞、陶狗等;陶器種類主要有陶房倉、陶罐、陶碗、陶鼓等。
96、 肯德布、泥染布等;草編藝術;非洲各類雕塑,包括馬孔德烏木雕刻、津巴布韋石雕、喀麥隆銅雕、貝寧銅雕;各類陶器,如蘇丹陶器;非洲樂器,包括非洲鼓、拇指琴等。
97、 當然會有新的發現,在50厘米深的地方,一個細小的紅色陶器碎片,出現在剛剛被耙開的白色沙子中。
98、 從漢墓出土的陶器和青磚看,營城子地區西漢時期制陶、制磚業都很發達,但考古卻從未發現漢代窯址。
99、 它們有的成缸狀,有的成碗狀,有的成杯狀,有的成盆狀,有的壺狀……好像是一個巨大的陶器展覽藝術館。
100、 業內人士龔梅因工作關系,幾乎走遍了云南生產陶器的所有地方,在目睹了各種燒陶工藝后,她深感“柴窯燒陶有害而無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