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陳跡造句

    “陳跡”的解釋

    陳跡[chén jì] 陳跡 (漢語詞匯)詞目:陳跡 拼音:chénjì 英譯:[relics;a thing of the past] 典源 莊子》外篇·卷五下《天運》  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論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跡,一君無所鉤用。甚矣夫!人之難說也,道之難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經,先王之陳跡也,豈其所以跡哉!今子之所言,猶跡也。夫跡,履之所出,而跡豈履哉! 釋義 “夫‘六經’,先王之陳跡也。豈有所以跡哉。”陳跡,遺跡。指過去的事跡;舊跡,過去的事情(物)。 夫普法之戰,迄今雖為陳跡,而其事信而有征。—— 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凡此瑣瑣,雖為陳跡,然我一日未死,則一日不能忘。——清· 袁枚《祭妹文》。 去去勿復言,銜悲向陳跡。 唐 郎士元《關羽祠送高員外還荊州》詩 團團如磨牛,步步踏陳跡。 宋 蘇軾《送芝上人游廬山》詩 仙字蟫饑不食,故紙蠅鉆不出,陳跡太辛酸。 清 龔自珍《水調歌頭》詞 這一種運動,現在固然已經成為文學史上的陳跡了,但在那時,卻無疑地是一次革命運動。 魯迅《南腔北調集·序》
    用“陳跡”造句 第1組

    1、將軍墓列為木蘭湖兩大歷史陳跡.

    2、魯甸回族社會的實際狀況極盡描摹地彰顯出國度意志的陳跡

    3、其作品中試圖磨滅現實的質感而替換以時間的陳跡.

    4、用量凡是把持在涂擦后不有有火流狀的陳跡.

    5、那次危機很快就成為歷史上無足輕重的陳跡.

    6、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7、陳跡一臉的悶氣,不知道該找誰發,發誓比賽結束后,一定要拉勃文到停車場見,做個了斷。

    8、千年已逝,吉光片羽,都為陳跡,令人唏噓不已。

    9、強齊霸圖陳跡,但華山平野聳孤岑。

    10、掇拾史海陳跡,以無文小字,虛擬江湖,再現一段明末清初亂世圖譜,內中移花接木、斷章取義之處在所難免,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用“陳跡”造句 第2組

    11、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王羲之 

    12、兒童和少年們正狂躁的旋轉著明亮的彩色控制桿,盡管這些機器在其他地方不過只是歷史的陳跡

    13、在周代文化逐漸失落、往昔的輝煌幾乎變成了一片哀怨的歷史陳跡的背景下,如何挽救這種局面成為了當時人們最大的問題意識。

    14、公眾的信心普遍較低,20國集團倫敦首腦會議上的叫好聲已經成為歷史陳跡.

    15、由古至今,屈指數英才,而烜赫一時的英雄人物,卻為過眼煙云,早成歷史陳跡

    16、我覺得這個創意很好,這種以畫為媒、輔之于文字的手法,很搶人眼球,較好地展現了佛山的山川風物、人文景點、歷史陳跡、文化名人等風貌。

    17、舊中國那種倍受帝國主義、軍閥官僚殘害壓迫、餓莩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慘境地,知識分子掙扎在失學失業的饑餓線上的貧困處境,都已成為歷史陳跡了。

    * 在線查詢陳跡造句,用陳跡造句,用陳跡組詞造句,包含陳跡的句子。
    陳跡

    關于陳跡的詩句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

    chengrenyouxi